沈砚清父亲沈怀山的家宴邀请,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让温窈在应对“订婚”舆论风暴的同时,心头始终压着一块巨石。她知道,那才是真正的考验,远比面对媒体和公众要凶险得多。然而,眼下有更紧迫的战场需要他们全力以赴——决定“智慧社区”项目生死,乃至沈砚清个人威信的技术新闻发布会。
在公关团队昼夜不休的筹备下,发布会定在“订婚”消息引爆舆论后的第三天。地点选在沈氏集团总部最大的国际会议厅,受邀媒体囊括了国内外主流财经、科技版块的权威机构,阵仗空前。
发布会前一晚,温窈几乎彻夜未眠。她反复核对技术团队准备的演示材料,预演可能遇到的尖锐问题,与法务确认每一个措辞的边界。压力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她紧紧缠绕。这不仅是为沈氏正名之战,更是她作为“战略同盟”首次在如此重大的场合与沈砚清并肩亮相,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第二天清晨,温窈换上了一套剪裁利落的深蓝色西装套裙,妆容比平日更加精致,力图展现专业、沉稳的形象。当她走进会议厅后台时,沈砚清已经在那里了。他穿着一身量身定制的深灰色西装,身姿挺拔,正与技术总监进行最后的沟通。看到温窈,他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一瞬,微微颔首,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凝重和一种……近乎托付的信任。
“准备好了?”他声音低沉,带着临战前的紧绷。
“嗯。”温窈深吸一口气,点头。此刻,私人情绪必须全部压下。
上午十点,会议厅内座无虚席,灯光璀璨,摄像机林立。沈砚清和温窈并肩走上主席台,身后是巨大的LED屏幕。台下瞬间响起一片密集的快门声和窃窃私语。无疑,“订婚”主角的同台,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看点。
沈砚清作为主发布人,率先发言。他没有丝毫寒暄,直接切入主题,语气冷峻而自信:“各位媒体朋友,近日关于我司‘智慧社区’项目核心技术涉嫌抄袭的传闻,纯属恶意中伤,是不正当竞争的卑劣手段。今天,我们在此,用最透明的方式,正面回应一切质疑。”
他示意技术总监上台,通过大屏幕开始进行详尽的算法原理讲解和代码比对。专业的术语、严谨的逻辑、清晰的数据流图,一一呈现,与对方指控中那些断章取义的“证据”形成鲜明对比。沈砚清在一旁适时补充,言简意赅,直击要害,展现出对技术细节的深刻理解和强大的控场能力。
温窈坐在一旁,专注地听着,偶尔在沈砚清目光扫过来时,给予一个坚定支持的点头。她的存在,本身就在无声地强化着“共同面对”的叙事。
技术演示环节结束,进入媒体提问阶段。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
第一个站起来的记者问题就十分尖锐:“沈总,您刚才的演示很精彩,但如何解释对方提供的论文发表时间早于贵司专利申请时间这一事实?时间上的先后,似乎是无法绕开的关键疑点。”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台下瞬间安静下来。
沈砚清面色不变,从容应答:“时间先后不等于因果关联。科学进步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过程,借鉴公开的前沿理论是行业常态。关键在于独立创新和具体实现。我们的算法,在核心逻辑、优化路径和实际应用场景上,与对方论文有本质区别。这一点,我们已经邀请了包括清北、中科院在内的第三方权威专家团队进行了独立评估,评估报告稍后会向各位公开。”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扫过全场:“而且,我们有证据表明,对方实验室在论文发表后,其核心成员曾多次试图接触我司前期的技术研讨活动,其动机值得深究。相关证据已提交法务,我们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这番回答有理有据,不仅化解了质疑,更将矛头反向指向了对手。台下响起一阵议论声。
紧接着,又一个记者将问题抛向了温窈,显然是想从“桃色”角度寻找突破口:“温小姐,作为沈总的未婚妻同时又是项目核心成员,您如何保证在项目决策和技术判断上的客观性?您的特殊身份是否会影响专业人士的判断?”
这个问题充满陷阱,既质疑她的能力,又暗指沈砚清任人唯亲。
温窈的心提了一下,但脸上依旧保持镇定。她拿起话筒,声音清晰而平稳,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度:“这位记者先生,首先,我的专业能力是通过沈氏严格的招聘流程和过往项目业绩证明的,与我的个人感情无关。其次,在‘智慧社区’项目中,我主要负责的是市场调研、用户需求分析和部分流程优化工作,核心技术研发由沈总领导的技术专家团队独立完成。我的工作成果,有详细的数据和报告可供查验。最后,我认为,正是因为对彼此专业能力的信任和尊重,我们才能在公事和私事之间划清界限,共同应对挑战。感情是感情,工作是工作,我们分得很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