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观后院的银杏树下,玄机子正用一块软布擦拭着一个陈旧的木盒。木盒表面刻着繁复的云纹,边角已被岁月磨得圆润,盒锁是一枚黄铜铸就的“皇”字印,透着沉甸甸的历史感。正伟和周彤站在一旁,看着老人的动作,大气都不敢出。
“这盒子,守了我一辈子。”玄机子将布放下,指尖在“皇”字锁上轻轻一旋,盒盖“咔嗒”一声弹开。里面铺着暗红色的绒布,静静躺着两样东西:一卷泛黄的帛书,边角磨损严重,上面用朱砂写着古朴的篆文;还有一枚青铜令牌,令牌正面是展翅的玄鸟图案,鸟喙处衔着一颗圆珠,背面刻着“昆仑”二字,字迹苍劲有力。
玄机子先拿起那卷帛书,双手托着递向正伟,眼神郑重得像在传递一件稀世珍宝:“这是《人皇经》的上卷,上古人族的根。它跟你之前练的功法不同,不修蛮力,只修‘皇道’——心里装着多少人要护,气就有多强;能让多少人信服,力就有多大。”
正伟双手接过帛书,指尖触到帛书的瞬间,一股暖流顺着手臂涌进丹田,体内的气脉突然剧烈波动起来,仿佛干涸的河床迎来了春水。帛书上的篆文像是活了过来,在他眼前流转,“守”“统”“聚”几个字尤其明亮,仿佛在诉说着皇道的真谛——守护不是盲从,统领不是压迫,而是让人心甘情愿地追随。
“这经卷认主,”玄机子看着正伟眼中闪过的金光,微微点头,“你的先天道体与它最是契合。当年人皇创此经时,就是盼着有一天,能有人以‘守护’为基,以‘统领’为翼,带着人族走出困局。”
接着,他拿起那枚青铜令牌,转向周彤:“丫头,这是昆仑通行令。当年人族与昆仑三族定下盟约时,凭此令可过外围的‘三族岗’。虽然后来盟约破裂,但令牌上的玄鸟印记,仍是老派妖族和神族认的信物,能帮你们避开不少眼线。”
周彤接过令牌,入手冰凉,玄鸟的翅膀边缘有些锋利,像是能划破空气。她指尖抚过“昆仑”二字,突然感觉到一丝微弱的气脉波动,与自己腰间的青云剑产生了共鸣。
“记住,”玄机子看着两人,语气深沉,“经卷教你‘守’与‘统’,令牌给你‘行’与‘避’。你们俩,一个是先天道体,一个承青云剑意,合在一起,或许真能走完我们这代人没走完的路。”
正伟握紧帛书,周彤攥紧令牌,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阳光透过银杏叶洒下来,在帛书和令牌上镀上一层金光,仿佛在为这场传承镀上一层神圣的印记。
道观的演武场铺满了青石板,晨光中,正伟盘膝而坐,膝上摊着那卷《人皇经》。他按照经文指引,缓缓调整呼吸,试着将气脉与周围的草木、山石相感。起初,气脉只是在体内微弱地流转,像条细流;但当他想起玄机子说的“心里装着要护的人”,脑海中闪过周彤的剑影、玄机子的背影,还有那些在历史碎片中见过的、为守护而战的身影时,气脉突然暴涨,像细流汇入江河。
“嗡——”
正伟周身泛起淡淡的金光,丹田处凝聚出一个模糊的印记,正是《人皇经》中记载的“守道印”。他下意识地抬手一推,印记化作一道柔和却坚韧的光墙,撞在演武场的石墙上,发出沉闷的响声,石墙竟完好无损——这道印,意在守护而非破坏。
“好快的进境!”周彤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她正提着青云剑练习起势,见此情景不由惊叹。这些天,她也没闲着,家族传承的《青云剑术》在气脉的滋养下愈发精进,剑招间已能牵引出淡淡的青色剑气。
“试试这个。”周彤手腕轻抖,青云剑划出一道弧线,剑气直指正伟面前的光墙。剑气撞在光墙上,没有溃散,反而被光墙轻轻弹回,像投入湖面的石子被水波送回。
正伟眼睛一亮,收起光墙,按照经文所述,引气凝聚出另一道印记——这次的印记边缘带着锐利的锋芒,是“统道印”。他抬手一扬,印记化作一道金色流光,擦着周彤的剑刃飞过,击中远处的靶心,靶心的木牌应声碎裂。
“这印竟能随心意变柔变刚?”周彤挑了挑眉,提剑刺向正伟,剑风凌厉,带着青色剑气。
正伟不慌不忙,气沉丹田,“守道印”再次展开,稳稳挡住剑气。同时,他指尖凝聚出细小的“统道印”,趁周彤收招的间隙弹向她的剑鞘——并非攻击,只是轻轻一点,却让周彤的剑顿了半分。
“承让。”正伟笑道。
周彤收剑回鞘,眼底闪过一丝不服输:“再来!”
接下来的半个月,演武场上总能看到两人切磋的身影。正伟的《人皇经》进步神速,从最初的模糊道印,到能凝聚出清晰的“守”“统”二印,气脉也从炼气初期稳稳踏入中期;周彤的青云剑术则在与道印的碰撞中愈发精湛,剑气从寸许长凝练至三尺有余,剑光划过,能斩断空中的落叶而不伤叶柄,精准得惊人。
这天傍晚,正伟凝聚出的“统道印”已能在石墙上刻出清晰的印记,周彤的剑气则能隔空点燃三丈外的烛火。两人收势站定,看着对方身上尚未散去的气光,都笑了起来。
“照这速度,过不了多久,就能去闯昆仑了。”正伟擦了擦额头的汗。
周彤掂了掂手中的青云剑,剑身在夕阳下泛着冷光:“随时奉陪。”
道观的银杏叶在风中簌簌作响,像是在为这对相互砥砺的年轻人加油。他们的气脉在切磋中愈发契合,一个修皇道之境,一个练青云剑意,正朝着昆仑的方向,稳步前行。
喜欢人皇归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人皇归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