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听到冯楠的话后,眼睛一亮,立刻说道:“哈哈,还是冯嫂子会吃啊!这都能吃出门道来,可不简单呢!”他对冯楠的评价显然非常满意。
冯楠被陈阳这么一夸,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阳子,你就别夸我啦。你这做饭的人肯定更厉害啊!你快给我们讲讲这汤底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吧。”
陈阳嘴角微扬,缓声道:“这方便面的精华啊,确实就在汤底上。”他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这汤底可是很有讲究的呢。”
冯楠闻言,不禁好奇地追问道:“哦?这其中有什么门道吗?”
陈阳微微一笑,解释道:“这汤底啊,是用大骨头熬制的汤底,再加入海带和虾皮一起熬制而成的。”
其实,陈阳这个汤底的做法,是模仿后世方便面调料包的做法。只不过,调料包主要运用的是味精,而陈阳对于后世成熟的味精做法并不知晓,自然也无法直接复刻。
他只知道,味精是由小麦发酵提炼出来的东西,然后再加上盐晾晒而成的结晶。然而,一来陈阳此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深入研究,二来他对这方面的知识确实了解有限。
所以,经过一番思考,他最终选择了民间味精的家庭版做法。这种做法相对简单,就是用海带、大骨头、盐,再加上虾皮来提鲜。虽然效果可能不如纯正的味精,但在这个年代,人们吃饭都还是最原始的方式,哪有后世那么多高科技的“狠活”呢?
因此,即使是这种简易版的味精,也已经相当惊艳了。
几人听到陈阳的解释后,脸上明显流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尤其是冯楠和田雨。作为经常在家做饭的人,他们对食材的选择和搭配有着自己的理解,眼前的这一切却让他们感到难以置信。
陈阳继续说道:“我估计是你们平时很少吃虾皮和海带吧。”冯楠点头,嘴角微微上扬:“这倒是,海边才有的东西,我们那边哪有这个条件啊。”
陈阳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在分享一个深藏的秘密:“其实,完全相反。”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在揭示一个不为人知的真相。“这两样东西在海边反而是没人吃的,因为太普遍了,根本不值一提。”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继续说道:“国内大多数人对它们的认知也很有限,通常只有家里吃不起饭的人才会选择它们。”
丁伟听了,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思索着什么。他的思维方式一向严谨,面对陈阳的言论,他总是习惯性地分析:“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没有人吃呢?”他的话音未落,陈阳就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些许无奈,仿佛在叹息这个时代的无情:“这个年代,肉和粮食才是家家户户的首选。首先要吃饱,再谈吃好。”
田雨和冯楠对视一眼,心中隐隐感到了一丝共鸣。海鱼的鲜美,他们是知道的,甚至在他们的记忆中,那些海边的海鱼美味总是让人难以忘怀。陈阳察觉到他们的情绪变化,继续说道:“所以这三样东西合起来,我就称之为‘味精’。”他的话语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他们心中那扇封闭已久的门。
“它的作用就是增加食物的鲜味,提升口感,刺激食欲,让菜品更加诱人,更能促进肠胃消化,因此才会给人一种食欲大开的感觉。”陈阳的声音愈发坚定。他的眼睛闪烁着激情,仿佛在描绘一幅美味的画面。
李云龙几人对此似乎还没意识到味精的重要性,但田雨和冯楠作为常年在厨房忙碌的主妇,立刻意识到这东西对烹饪的重要性。冯楠的眼睛一亮,脸上浮现出兴奋的神色,迫不及待地问道:“阳子,这东西是不是其他的菜也可以用?”她的声音中透着一丝期待,仿佛已经在心中构思出无数道美味的佳肴。
陈阳心中暗自赞叹,冯楠的敏锐让他刮目相看,立刻回答:“没错,所有的菜品都可以加上这个。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掩盖一些食物的腥味或杂味。”他的话语如同一阵春风,吹拂过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田。
李云龙和丁伟顿时兴奋起来,丁伟满眼放光地说道:“那是不是说这样人人都可以成为大厨,成为做饭高手了?”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憧憬。
陈阳微微一笑,点头认可:“差不多这个意思,用了它,肯定比普通水平要厉害一点。”
随着讨论的深入,田雨的心中也浮现出一丝疑虑:“可是,阳子,这种东西会不会对身体不好?”她的担忧是出于对家人的关心,作为一名母亲,她总是希望自己能给家人最好的。
陈阳见状,认真地解释道:“其实,适量食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合理搭配,既能享受到美味,又能保持健康。”他的声音温柔而坚定,仿佛在安抚田雨的不安。
冯楠此时也插嘴道:“阳子,你有没有想过,把这些海产品和藻类植物做成一些独特的菜肴?这样不仅能吸引更多人尝试,还能让大家重新认识它们的价值。”她的眼中闪烁着灵动的光泽,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一道道创意十足的菜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