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一二〇师师长和政委两人在听到这话之后,也是相互相视一笑。
随后师长对傅作义说道:“傅司令言重了,我们这次来是商谈共同抗日的问题,并非是为了呼和浩特而来。
呼和浩特既然已经被贵部收复,那我们自然也是没有再从贵部手中拿走的道理。”
听到师长说这话,傅作义也是有些不太明白师长是什么意思了,于是索性就再对师长问道。
“这话,我就有点不太明白了。
既然你们说的是抗日问题,那么怎么又能找到我这边呢?鬼子现在已经退到了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等地。
对于我而言,这些日军与我距离太远。
如果要共同抗日的话,实话说,我手上的兵力不足以让我从五原县一路东进去攻击乌兰察布。
甚至于就连现在我所收复的绥远地区都已经难以掌握了。”
傅作义说的这话还真的不是在推诿。他手中现在的兵力不超过5万人,而且这部分兵力也不是什么精锐。
在这个情况下,傅作义收复了包头和呼和浩特之后,其势力范围基本就遍布除了乌兰察布之外的整个绥远(省)。
把兵力整体摊开到整个绥远之后,他手上确实是剩不下多少兵力了。
但是显然,师长和政委既然有带着这个问题过来,就不会无所准备。
政委随即便将一份文件递给了傅作义,在傅作义的疑惑当中,才对傅作义解释道。
“傅司令,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延安方面和总指挥部也考虑过,这是一份我们关于这个问题的方案,您可以先看一下。”
傅作义接过这份方案,随后粗略的看了起来。
但仅仅只是看了开头两眼,就让傅作义呼吸急促了起来。
原本傅作义认为,这仅仅只是八路军为他提供了一份征兵方案而已。
或许八路军会提供物资上的援助,但是对他来说,越是依赖于八路军,自己越是会受制于人。
当八路军能够以后勤掌控他的时候,那他也就失去了独立性,这是傅作义所不愿意的。
可是现在,当八路军把这份方案摆在他的面前的时候,他动摇了。
因为按照这份方案,他的部队人数将可以扩充到10万到20万人。
而且只要扩军人数在20万人以内,八路军这边都能为部队提供对应的后勤保障。
而这还仅仅只是最基础的。
在这份方案里面,八路军还承诺为他提供轻重机枪、迫击炮、火炮等装备,而且数量都不少。
甚至于八路军还承诺,按20比1的人数为他提供卡车,并且还提供超过200辆苏联t-26坦克。
在方案的最后,八路军甚至还承诺为其提供防空导弹十组。
这种条件实在是远远远远超他的预期。
以他的眼光来看,如果这些物资装备能够真正落实的话,那到时候别说20万人,就按照最低额度来算,也就是10万人的部队,那也是能够和华北方面军正面进行较量的。
面对日军的时候,国军战斗力不行,并不意味着国军士兵弱。
相反的,国军其实一点都不弱。
但凡国军也能有一个完整的后勤供应保障,以及能够拥有对应的火炮等装备,和日军正面作战完全能不落下风。
比如这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昆仑关战役。
甚至昆仑关战役也没有满足上述的两个条件,就已经足够打出一场大捷的胜利。
因此,对于这个方案,傅作义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
那可是充足的后勤以及精良的装备,甚至还有防空导弹这种当今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武器。
至于之后自己的后勤会被八路军所掌握,自己的装备的补给也会被八路军所掌握。
这难道很重要吗?说的好像如果没有八路军这边的提供完整的后勤,自己就有一样。
而这仅仅还是军事方面,八路军对傅作义的支持。
在民生方面,八路军也是极力支持傅作义在绥远地区的发展。
这份计划书里面明确提出,在达成合作后,会向傅作义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拖拉机、水利设施、水利专家等在内的大量民生领域物资和人才。
同时计划在绥远建立三个发电厂和一些重工业厂房。
如果这份计划书上面的这些人才和设备能够按照八路军所说全数如期到达的话,那么对于绥远地区的发展来说,将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也因此,念及于此,傅作义心下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
这份计划书真的能够实现吗?
对傅作义来说,这是最为重要的。
傅作义深吸了一口气,对师长和政委问道。
“贵部真的能够实现上述所说的这些条件?如果贵部确实能够实现这些条件的话,我对于这份共同抗日的这个方案没有异议。”
政委回答道:“从目前来说,10万人乃至更多的物资补给以及对应的车辆的燃油等,我们暂时是没有办法一次性送到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