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书亚摧毁耶利哥和艾城的消息传遍了约旦河西岸各地。住在山区、西面丘陵地带以及一直到黎巴嫩沿海地带的众君王——包括赫人、亚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的君王们——就联合起来,准备一起攻打约书亚和以色列人。
然而,基遍人听说了约书亚怎样对待耶利哥和艾城之后,就设下了一个计策。他们装作特使出发,驮着破旧的麻袋,带着补丁摞补丁、又旧又裂的皮酒囊,脚上穿着打过补丁的旧鞋,身上穿着破旧的衣服,携带的食物干饼也全都发霉变硬了。他们来到吉甲的营中求见约书亚,对约书亚和以色列人说:“我们是从远方来的,请跟我们订立和约吧。”
以色列人对这些希未人(即基遍人)说:“你们说不定就住在附近呢,我们怎么能跟你们立约呢?”
这些人赶紧对约书亚说:“我们是您的仆人。”但约书亚追问:“你们到底是什么人?从哪里来?”
他们回答说:“您的仆人是从极远之地来的,因为久仰耶和华——您的神的大名。我们听说了他的作为,他在埃及所行的一切奇事,也听说了他对约旦河东岸的两个亚摩利王——在希实本作王的西宏和在亚斯他录作王的巴珊王噩——所做的事。因此,我们本地的长老和全体百姓就对我们千叮万嘱:‘带上些路上吃的食物,去迎接他们,对他们说:‘我们是你们的仆人,请跟我们立下和约吧!’你们看,这饼从我们离家那天带着,还是热腾腾的呢,可现在却变得这么干硬发霉。这些皮酒囊也是出发时新灌满的,现在却裂缝累累。我们的衣服和鞋子,也被这长途跋涉磨得破烂不堪了。’”
以色列人检查了他们带来的食物,却没有去求问耶和华的意思。于是约书亚就和他们签订了和平条约,保证让他们活命。以色列众首领也为此向他们起誓立约。
可是,就在签约仅仅三天之后,以色列人就听说这些人其实就住在附近,是与他们相邻的族群!以色列人立刻动身,第三天就到达了他们的城镇:基遍、基非拉、比录、基列·耶琳。然而,以色列人没有攻打这些城镇,因为众首领已经指着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向他们起过誓。虽然全体以色列民众都埋怨这些首领,但首领们一致说:“我们既然已经指着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向他们起了誓,现在就不能伤害他们。我们得让他们活命,否则因为违背我们所起的誓言,神的忿怒就会降临到我们身上。不过可以这样处置他们:让他们活下去,但要他们为全体会众劈柴挑水。”首领们这样说了,也就要遵守承诺。
于是约书亚把基遍人召来,质问他们:“你们为什么欺骗我们,说‘我们是从极远之地来的’,其实你们就住在我们附近?现在你们要受诅咒!你们世世代代都要做劈柴挑水的人,来服侍我神的家。”
基遍人回答约书亚说:“仆人们清楚知道,耶和华——您的神——曾吩咐他的仆人摩西,要把这片土地全部赐给你们,并且要将这里的原住民尽都消灭。我们因惧怕丧命才出此下策。现在我们都在您手中,您看怎样对我们好、怎样对,就怎样处置我们吧。”
于是约书亚救了他们,使以色列人没有杀害他们。那一天,约书亚就指定基遍人做会众的劈柴挑水工,为耶和华神的祭坛提供所需,直到永远。他们就这样做了,直到现在(记述此事的那个时代)仍然如此。
本章启示总结:
1. 警惕与智慧: 这个故事警示我们,在重要决策面前,即使有表面的证据(如发霉的食物、破旧的衣物),也要谨慎辨别真伪。以色列人仓促检查了食物,却没有在重大外交决定上 求问神 的引领,结果被表象欺骗,误签和约。这提醒我们在做判断时,需要更深的洞察力,并寻求更高智慧的指引。
2. 信守承诺的严肃性: 尽管被欺骗,但以色列的首领们认定,他们 指着耶和华神所起的誓约 是神圣不可违背的。即使对方用了诡计,即使签约带来了战略上的不便和民众的抱怨,他们仍然选择了遵守诺言。这凸显了对 神圣誓约 的敬畏之心和坚持原则的重要性。诺言的价值超越了一时一地的利害关系。
3. 欺骗的根源是恐惧,但其代价仍在: 基遍人因为对灭绝的 恐惧 而采取欺骗手段,这虽是求生的无奈之举,使他们最终保住了性命,但也因此受到了 永远的劳役 作为代价。谎言可能带来短期的益处,但也必然伴随着后果,并非总能全身而退。
4. 神的旨意超越人的计划: 尽管这个事件源于基遍人的欺骗和以色列人的疏忽,但结果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得到解决——基遍人得以存活,并成为 神殿的仆役。这最终或许也服务于神的计划(为神的祭坛服务),表明了神能把人的错误和行为,甚至敌人的计谋,纳入祂更广阔的旨意之中。
5. 恩典与公义的并存: 约书亚一方面信守了给基遍人活命的承诺(恩典),另一方面也没有让他们的欺骗全然无害,而是宣告了对他们的 诅咒 并规定了劳役的职分(公义的处理)。这体现了恩典与公义并非完全对立,可以在具体处境中找到平衡点。
喜欢圣经21世纪GQ版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圣经21世纪GQ版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