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子孙的土地从约旦河、耶利哥泉水的东边开始。边界线从那里向上延伸到旷野,通到伯特利(又叫路斯)山区的山上;又从伯特利经过亚割人的地带,到达亚他绿;然后向西下到雅弗勒人的边界,直到下伯和仑的地区,再到基色,终点是地中海。
这样,约瑟的儿子玛拿西和以法莲就得到了他们的产业。
以下是以法莲支派各家族分得的土地:他们产业的边界线东边起自亚他绿亚达珥镇,延伸到上伯和仑;再向西连接到地中海。这条边界从北边的密米他起,向东转,经过塔纳示罗城的东边,延伸到雅挪哈;然后从雅挪哈下到亚他绿和拿拉,碰到耶利哥,最后到达约旦河。边界又从她普亚往西到加拿溪谷,终点是地中海。
以上是以法莲支派各家族所得的产业。此外,在分配给玛拿西支派的产业中,一些城镇和周围的村庄也划给了以法莲人。
(属于以法莲支派的)基色城的迦南人,他们并没有被赶走。至今迦南人还住在以法莲人中间,但他们必须服强制劳役。
《约书亚记》第16章,详细记录了以法莲支派(约瑟次子)在应许之地所分得的具体产业。这段经文的启示远超一份古代地契,它深刻地揭示了上帝的信实与人的局限,并为我们提供了关于领受、持守属灵产业的重要功课。
一、 上帝的信实:应许的精确实现与恩典
应许的确凿兑现: 这段经文是上帝向雅各(约瑟之父)、摩西乃至全体以色列人历代所发应许的具体兑现。上帝曾应许将迦南美地赐给亚伯拉罕的后裔。如今,经过旷野的漂流和艰难征战,神的应许正按部就班地实现,落实到具体的支派、家族、甚至城镇村庄和明确的地理边界(从约旦河、伯特利山地到地中海沿岸)。这种地理上的精确描述,有力地见证了上帝话语的信实和预言的准确。祂的应许从来不是空洞的,必然按祂的时间和方式成就。
界限的划定:神圣的分配与秩序: 地界的详细描述(东起亚他录亚达、耶利哥对面的约旦河,西至地中海,北到密米他和加拿河谷,南至上/下伯和仑区域)彰显了上帝掌管一切的主权。这不是人靠武力或智慧抢夺的土地,而是上帝按祂全备的智慧和绝对的主权所分配的产业。祂设立了界限,为每个支派安排了空间。这提醒我们,无论是物质产业还是属灵恩赐,都是神按祂的旨意所赐予,并非我们凭功劳赚取。领受产业是一种恩典。
纪念约瑟的忠信: 产业明确归于“玛拿西和以法莲,就是约瑟的子孙”。这不仅因为他们是约瑟的后代,也因为约瑟在埃及的苦难中持守了对上帝的忠信。雅各在临终预言中也特别祝福约瑟,预言他的后裔在应许之地必昌盛。上帝没有忘记约瑟的贡献和顺服,祂的应许跨越时空,赐福其后裔。这显明神是纪念和报答人忠心的神。
二、 人的不完全:未能完成的使命与妥协的危机
吉泽的失败:未被清除的迦南人: 经文结尾留下一个刺眼的现实:“但以法莲人没能赶走住在吉泽的迦南人。直到今天,迦南人仍然住在以法莲人中间,但被迫服苦役。” 这虽然记录了历史事实,却暴露了严重的属灵失败。上帝的命令是清清楚楚的:“要将他们(迦南人)灭绝净尽”。这命令背后的属灵意义,是要清除代表偶像崇拜、道德败坏和对神的敌对势力,以免以色列人被引诱偏离神。吉泽是个重要的战略城镇(靠近海岸和埃及之路),未除灭迦南人表明:
属灵争战的不彻底: 对彻底顺服神命令的妥协。可能出于军事上的难度、对富庶之地资源(强迫劳役产生的经济利益)的贪婪,或是相信可以“控制”对方,而非全然依靠神的大能。
留下属灵破口: 迦南人的持续存在,意味着偶像崇拜、败坏风俗和潜在的属灵污染源没有被清除。这对以法莲乃至整个以色列的信仰纯洁性构成了巨大威胁。
经济依赖取代属灵原则: 让迦南人“服苦役”显示出对经济效益的考量可能超越了属灵的警惕和顺服。用奴隶来发展经济,代替了依靠上帝供应和遵行祂命令的纯粹性。
预表后世持续的属灵隐患: 这一失败成为以色列整个士师时代和王国历史的缩影和祸根(参士师记1-2章)。士师记反复提到“没有赶出”迦南人,导致以色列人一再陷入拜偶像和悖逆神的循环。吉泽的妥协预表了后世信徒在生命中常常留存的“老我”、“私欲”或“世俗价值观”,未能靠主完全制伏,为灵命的成长埋下了隐患,容易带来跌倒。
三、 双重产业与应许的张力
边界内的明确产业: 经文详细描述了以法莲在“自己地盘”内的地界。这代表着上帝明确赐给他们的、需要他们去占据、管理和生活的产业。这是他们身份和福祉的基础。
分散在玛拿西中的飞地: 经文特别提到“这块产业还包括分给以法莲子孙、位于玛拿西地业内的所有城镇及其附属村庄”。这是一个独特的细节,表明上帝的分配并非绝对的、互不干涉的切割,而是有交叉和重叠。这象征性地提醒我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