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点头,走向大殿中间的地图。
“若曹操再次出兵,必将通过甄城、范县至濮阳。”
“甄城的军队主攻东郡治所濮阳,此路曹军必为主力。”
“双方目标均锁定大城濮阳。”
郭嘉指出地图上的关键地点。
“我军主力大概率会与曹军在濮阳会合,围猎吕布。”
此外,郭嘉还分析了赵云率领的偏军情况。
“赵云所部将与从范县出发的曹军遭遇,双方必将交战。”
根据锦衣卫情报,范县曹军由程昱策划指挥。
“但凭借赵云的勇猛和贾诩的智谋,虽无法迅速击败范县曹军,亦能周旋至濮阳局势明朗,主公无需担忧。”
接着,郭嘉提出建议:“主公应先攻白马,以此为据点,再图南下。”
刘备听到“白马”
,神色凝重。
文丑主动请缨,愿为先锋大将攻打白马。
殿内随即热闹起来,文丑和张飞争夺先锋之位。
最终刘备决定由文丑担任先锋,并命令他半个时辰后出发攻打白马。
文丑奉命离去。
接着,刘备目光转向另一人麹义。
当他询问麹义的大戟士和先登死士的训练情况时,麹义充满自信地回答,冀州步卒将在战斗中展现其强大。
因此刘备非常高兴。
在论战力,吕布无疑为当今世上无人能敌的猛将。
若能收服他,对主公及朝廷的统一天下大业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当前汉域局势混乱,各方诸侯各自为政,朝廷号召力减弱,征战频发。
吕布若加入朝廷军队,将极大增强战力。
虽然吕布有吕奉先之称,他三心二意,从丁原到董卓再到张扬,桀骜不驯如孤狼,难以成为忠诚的伙伴。
这是刘备的评价,也或许是天下人的共识。
李儒并未反驳刘备的观点。
他承认吕布是孤狼般的存在,过去绝不会提议招降于他。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人都七情六欲,经历变故后会发生变化。
此战若吕布大败,他的王者之梦破碎,其韧性将面临极大考验。
李儒深知吕布的为人,逆境中的吕布韧性并不强。
此外,吕布极为重视家人,其妻严氏、女儿吕玲绮是他的软肋。
生死攸关之际,为了家人,吕布有可能会选择投降。
对于如何驯服吕布这头孤狼,李儒已有对策:拿捏其家人这个软肋。
只要吕布的家人在邺城,他便会永远保持忌惮。
刘备尚未开战,李儒已提前考虑招降吕布之事。
他对胜利有绝对信心,并认为主公与董卓、吕布不同,会接纳好的建议。
这也是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李儒深信朝廷军队必胜的原因。
刘备向李儒提出了质疑:“文优,你真的有把握压制吕布这头猛虎吗?”
李儒回应道:“我能够说出我的看法,自然也有应对吕布的策略。”
此刻的李儒展现出了在董卓麾下的英勇气概。
面对寂静的书房,李儒继续说:“相比于吕布,我更重要于您刘备心目中地位的价值。”
刘备听后表示:“我对你的评价深感欣慰,文优。
你若能处理吕布的招降事宜,便是尽到了为人臣子的职责。”
听到这些话语,李儒进一步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主公,据我们锦衣卫的情报显示,曹操已经暗中策反了吕布麾下的几名将领。”
接着,李儒补充道:“吕布手下的八健将已有三人暗中倒戈,若在这种情形下吕布仍能守住兖州,那才是真正的逆天之举。”
刘备听后追问:“策反的对象是否查清?”
李儒肯定地回答:“已经查实。”
刘备提出了一个策略:“文优,找个合适的时机将这个消息透露给吕布。”
李儒明白刘备的意图并表示:“我会把握时机。”
不久后,捷报传来,文丑率领的先锋军所向披靡。
冲破白马城,冀州朝廷军有了立足兖州的稳固据点。
刘备闻讯大喜,随即举行誓师大会。
碧空如洗,阳光洒满大地。
黎阳城外,旗帜如云,人头攒动,队列整齐,气势如虹。
万众一心,目光齐聚高台。
冀州众将齐聚一堂,大旗飘扬。
随着“恭请吾主”
的口号声响起,刘备身披铠甲,腰佩双股剑,精神抖擞地登上高台。
身为大汉左将军、中山侯、冀州牧,他受到朝廷命令出征兖州,收复失地。
面对众多将士,刘备内心激动,正是这些英勇的将士们让冀州和大汉新朝廷有了今日的一切。
他誓言征战兖州,为朝廷收复失地,不达目标誓不归还。
他的声音充满 ** ,高举双剑,大喊“大汉必胜”
。
这简单而热血的口号,瞬间点燃了所有将士的 ** 。
他们齐声高呼“大汉必胜”
,热血沸腾,准备为战争的胜利而奋战。
声势震天,呐喊如潮,士兵们的呼唤响彻云霄。
百姓们纷纷聚集,目睹眼前即将爆发的大事件。
一声令下,“三军将士听令,随我出发!”
刘备挥剑跃马,直指兖州南地。
全军士气高昂,紧随其后。
骑兵先行,步卒紧跟。
喜欢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