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毛球——或者说,现在这个散发着暗金光泽、行事精准高效的“规则造物师”状态下的它——的苏醒,并未给研究院带来预想中的鸡飞狗跳。恰恰相反,研究院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效运转”时代,一种由绝对规范带来的、令人窒息的“宁静”。
这种宁静,被直播间的观众戏称为“节能暴政”。
在粉毛球(暗金球)的“优化”下,研究院的一切都被推向了效率的极致。
方框人巡逻队的巡逻路线被重新规划,用时缩短了百分之十五,能量损耗降低百分之二十,它们甚至能提前零点三息预判并避开可能与其它手办发生的路径冲突,真正做到了“绝对的秩序”。
狐狸扫帚手办的清洁效率提升百分之三十,能将能量尘埃分类压缩成标准立方体,整齐码放。
丹丹手办军团的寻找行为被赋予了“协同算法”,不再是无头苍蝇般乱撞,而是如同精密仪器般分区扫描,覆盖无死角。
就连墙壁上的抽象壁画,其色彩变幻也被设定了最优能耗曲线,确保艺术表达(规范版)的同时,能量浪费最小化。
一切都在“正确”的轨道上狂奔,高效、节能、无可挑剔。
但这份“完美”,却让所有拥有灵智的存在感到一种发自灵魂的……无聊和压抑。
直播间的哀嚎与日俱增:
“我快疯了!这比看代码运行还无聊!”
“崽崽!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抽象派吗?”
“手办们好像失去了灵魂,变成流水线机器人了!”
“董事长!快想想办法!这不是我们要的崽崽!”
楚歌对此不置可否。他依旧冷静地观察、记录。他发现,粉毛球这种“节能高效”模式,并非完全丧失了自我。它只是在用一种更隐蔽、更符合当前规则环境的方式,来表达它的意志。
比如,它将那颗“标准亮丹丹”的制作流程,优化到了匪夷所思的十三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对能量和规则的极致理解,成品完美无瑕。但楚歌敏锐地注意到,在第七道“意念塑形”工序中,粉毛球会嵌入一段极其短暂、几乎无法被监测的、由纯粹“满足感”构成的意念波动。这段波动不影响成品质量,却能让食用者(如果真有的话)在吸收能量时,体验到一种远超普通灵丹的、近乎道韵层面的愉悦。
它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偷偷给“标准答案”加上了独一无二的“附加分”。
又比如,它“优化”手办们的行为模式时,并非简单地删减“个性模块”,而是将这些模块的功能,转化为了提升效率的“辅助算法”。方框人巡逻队那被压抑的“检测丹丹数据”本能,被转化为了更敏锐的环境能量波动监测能力;狐狸扫帚手办那“扫出食物图案”的冲动,被引导成了更高效的尘埃聚拢形态设计……
它在进行一场静默的革命。不是对抗规则,而是利用规则,将自已的“混乱”与“欲望”,巧妙地编织进“秩序”与“效率”的华美外衣之下。
这种转变,比之前的胡闹更加可怕,也更具潜力。
然而,粉毛球(暗金球)似乎并不满足于此。它那暗金色的“目光”偶尔会扫过那两枚依旧悬浮在侧的令牌,尤其是那枚沉默的“问道令”。
它在等待一个契机,一个能将这场“静默革命”推向新高度的契机。
这个机会,很快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到来了。
这一日,研究院那被多次加固的防御壁垒,再次传来了访客的波动。这一次,来的既非仙舟,也非大能神念,而是一道极其微弱、却带着某种特定频率的……求救信号?
信号来源,似乎是混沌深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其内容混乱而惊恐,夹杂着“吞噬”、“规则崩溃”、“救救我们”之类的碎片信息,最奇特的是,这信号中竟然隐隐带着一丝与粉毛球早期“抽象饿疾”同源的、混乱的规则气息!
仿佛是一个遥远的、弱小的、正在被某种力量吞噬的“同类”,在绝望中发出的呼喊。
这道信号极其微弱,若非研究院此刻处于绝对的“规范宁静”状态,能量背景噪音降到最低,几乎不可能被捕捉到。
直播间的观众也听到了这模糊的信号,顿时议论纷纷:
“嗯?有情况!”
“混沌里还有别的抽象饿崽?”
“听起来好惨,正在被什么东西吃?”
“崽崽能收到吗?它会管吗?”
粉毛球(暗金球)那平静无波的暗金色“目光”,在接收到这道信号的瞬间,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波动!
那不是同情,也不是愤怒,而是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兴趣,以及一种深藏在节能外壳下的、对于“同源规则”遭遇威胁的本能警觉。
它立刻暂停了手头所有的“优化”工作,所有的运算资源瞬间集中,开始全力解析、放大、追溯这道求救信号!
它的动作依旧精准、高效,没有丝毫多余。但研究院内的所有成员都能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冰冷的专注,以粉毛球为中心弥漫开来,连“问道令”散发的道韵都似乎被这股专注力微微扰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