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珠乘坐的吉普车一路疾驰,驶入戒备森严的华北军区司令部大院。他的心情如同这夏末的天气,表面平静,内里却翻涌着惊涛骇浪。他知道,接下来这场谈话,可能将直接影响最高决策层对朝鲜战局的判断,甚至可能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在作战部一位参谋的引导下,邵明珠来到了司令员办公室外。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军装和风纪扣,朗声报告:“报告!X军代理副参谋长邵明珠,奉命前来报到!”
“进来!”里面传来司令员那熟悉而威严的声音。
邵明珠推门而入,立正敬礼。办公室内,只有司令员一人。他正背对着门口,站在那幅巨大的远东军事地图前,目光锐利地审视着朝鲜半岛的轮廓。听到邵明珠进来,他缓缓转过身,目光如炬,直接落在邵明珠身上,没有任何寒暄,单刀直入:
“邵明珠同志,你的报告,我仔细看过了。前面关于战备的建议,很好,很扎实。” 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凝重,“但是,最后那一段,关于美军可能进行两栖登陆,特别是点出仁川、元山这两个地点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司令员的目光紧紧锁定邵明珠,仿佛要穿透他的内心,看清他每一个想法的来源。那股久经沙场、不怒自威的气势,让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邵明珠心脏猛地一跳,但脸上努力保持镇定。他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他不能说出“历史”,必须用“逻辑”和“现实”来说服这位老帅!
“报告司令员!”邵明珠挺直腰板,声音清晰而沉稳,“我的判断,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分析!”
他走到地图前,拿起指示棒,指向釜山防御圈:“第一,当前战局态势。 正如情报所示,人民军主力被拖在釜山外围,久攻不下,已成强弩之末。其漫长的补给线,完全暴露在美军空中优势之下,脆弱不堪!”
他的指示棒猛地划向朝鲜半岛的西海岸,最终重重地点在仁川的位置:“第二,美军战略需求。 美军在釜山正面僵持,消耗巨大,国内国际压力与日俱增。他们迫切需要一种决定性的手段,来打破僵局,扭转战局!而最有效、最致命的办法,就是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战略性两栖登陆,直接切断人民军主力的后勤生命线和退路!”
司令员的目光随着指示棒移动,眼神越来越深邃。
邵明珠继续分析,语气加重:“第三,登陆地点的选择! 元山港条件较好,但距离前线较远,战略突然性不足。而仁川!” 他的指示棒再次重重敲在仁川港上,“虽然水文条件复杂,潮差巨大,登陆困难,被很多人视为‘禁区’!但正因如此,才更容易达成战术突然性! 一旦成功登陆,这里距离汉城仅一步之遥,可以迅速攻克汉城,然后南下,与釜山守军南北夹击!届时,人民军主力将陷入腹背受敌、后勤断绝的绝境!战局将瞬间崩溃!”
他放下指示棒,转身面对司令员,目光坦诚而坚定:“司令员!这不仅仅是我的推测!这是基于军事逻辑的必然推演!麦克阿瑟此人,一贯喜欢出奇兵、行险招!以他的性格和目前美军的困境,他极有可能选择仁川这个看似不可能的地方,赌一把大的!而且,美军拥有绝对的海空优势和技术力量,他们有能力克服仁川的天然障碍! 我们不能因为觉得困难,就低估敌人的决心和能力!”
司令员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紧抿的嘴唇和微微起伏的胸膛,显示他内心正经历着剧烈的思考。邵明珠的分析,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句句戳中要害,与他内心深处那份隐隐的不安完全吻合!
沉默良久,司令员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如果你的判断成立……那么,朝鲜战局,将会急转直下……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是迟早的事。”
“是!司令员!”邵明珠重重点头,“而且,时间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紧迫!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最充分的准备!”
司令员踱步到窗前,望着窗外,背影显得有些沉重。突然,他猛地转过身,目光如电,直视邵明珠,问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问题:
“邵明珠!我问你!如果……我是说如果!局势真的恶化到那一步,中央决定出兵援朝,需要派干部先过去了解情况、建立联系、甚至……打前站!派你去!你去不去?!”
这个问题如同惊雷,在邵明珠耳边炸响!他浑身一震,血液仿佛瞬间涌上了头顶!他知道,这不是一个假设性问题!这是司令员在试探他的决心和胆识!也是在为可能的行动物色人选!
几乎没有丝毫犹豫!邵明珠“啪”地一个立正,挺起胸膛,目光迎着司令员审视的眼神,声音斩钉截铁,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绝:
“报告司令员!坚决完成任务!”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仿佛要用尽全身的力气,说出那句沉淀在心底已久、重于千钧的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