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的陈年血液,粘稠而沉重。
陆野的脚步不算快,但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浸水的棉絮上,无声,却带着千钧的重量。
他推开门,“利刃小组”那间不算宽敞,甚至有些陈旧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空气中弥漫着速溶咖啡的廉价香气和电子设备长时间运行后散发的、若有若无的焦糊味。
陈凯正百无聊赖地转着手中的笔,笔杆在他粗短的手指间化作一道虚影;周婷对着电脑屏幕,秀眉微蹙,似乎在解析一串复杂的数据流;李伟则靠墙站着,双臂环抱,眼神放空,但身体却像一张绷紧的弓,随时能爆发出致命的力量。
陆野进来的瞬间,三道目光,如同六枚无形的探针,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更聚焦在他手中那份档案上。没有询问,但无声的疑问,比任何语言都更具压迫感。
“啪。”
档案袋被轻轻放在那张布满划痕的木质办公桌上,声音不大,却像是一块巨石投入死水,在每个人心头激荡起涟漪。
陆野没有立刻开口,他深吸了一口气,肺叶扩张,吸入的是混合着尘埃和焦虑的空气。
“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也要……黑暗。”陆野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被砂纸打磨过的沙哑。他缓缓叙述,将“垄断市场”、“四大金刚”、“保护伞”这些词汇,一个个抛出,像是将一块块冰冷的铁锭砸在众人面前。
当“保护伞”三个字出口的瞬间,办公室里的温度似乎骤降了几度。
陈凯停止了转笔,将那支可怜的笔“啪”地一声按在桌上,咂了咂嘴,脸上露出一丝“果然如此”的讥诮:“他娘的,我就说嘛!之前那些线索断得莫名其妙,感觉就像一拳头撞在一堵厚厚的橡皮墙上,使不上劲,还被弹得生疼!原来这水,浑得能淹死龙王!”
周婷的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哒、哒”声。她抬起眼,镜片后的眸子锐利如刀,直接切中了最致命的要害:“有保护伞存在,意味着我们现有的很多常规调查渠道,可能已经不再安全。查询、布控、甚至技术侦查,都可能受到无形的阻碍,或者更糟——我们的每一步动作,都可能被提前摆在对手的桌面上。”她的声音冷静,但每一个字都透着寒意,“我们在明,他们在暗,而且,他们可能正透过我们以为安全的‘窗户’,窥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李伟没有说话,他只是缓缓放下环抱的手臂,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发出细微的“咔吧”声。“不管水多深,盖子多硬,”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属般的质感,斩钉截铁,“该掀的,一定得掀。除非我们这把‘刀’,钝了,断了。”
陆野迎上队员们的目光,他能感受到他们心中的震惊、愤怒,以及被点燃的战意。他点了点头,高明的告诫言犹在耳。“高支队的意思很明确。这个案子,急不得,也莽不得。对手不是街头斗殴的混混,而是一个结构严密、根系深植的庞然大物。对付它,我们需要更系统、更隐秘、更……聪明的办法。”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像是在检阅即将出征的士兵,“就像挖参,得找到主根,顺着脉络,一点点清理泥土,不能硬拽,否则,参须断了,前功尽弃。”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白板上还残留着上次案件的一些凌乱线条。他将其全部擦去,只留下一片刺眼的空白。然后,他转过身,开始部署,声音沉稳而清晰,每一个字都像是钉入木板的钉子。
“凯哥。”陆野的目光首先落在陈凯身上,“你的任务,最重,也最关键。放弃之前那种试图从外部强攻的思路,那只会触发更多的警报。现在,需要你化身‘影子’,潜入他们的‘内网’。”
他特意强调了“影子”和“内网”,带着一种技术高手间的默契。“前提,必须是合法合规,不能留下任何授人以柄的痕迹。”陆野补充道,这是底线,也是红线。
“你的目标有两个。”陆野在白板上写下“信息挖掘”和“资金追踪”。“第一,利用你的所有技术手段,像梳子一样,仔细梳理李氏集团及其所有关联公司——无论是明的、暗的、控股的、参股的,哪怕只是挂个名的——所有能在网络上找到的公开或半公开信息。重点是工商注册信息的异常变更、税务申报中的矛盾点、参与过的所有招投标项目的细节,寻找那些看似合理,实则经不起推敲的‘巧合’和‘漏洞’。这些,可能是他们试图掩盖真相时留下的蛛丝马迹。”
“第二,”陆野的笔尖重重地点在“资金追踪”上,“也是核心中的核心——尝试分析他们的资金流水。这么大一个集团,尤其是涉及非法交易,巨额的资金流动不可能完全隐形。它就像人体的血管网络,无论表面皮肤多么光滑,内部的栓塞、瘤块,在精密的仪器下总会露出马脚。”他看向陈凯,“我需要你寻找那些可疑的、无法用正常业务解释的大额现金流动,特别是那些流向特定敏感账户、或者明显是空壳公司的资金。这会触及他们最核心的秘密,难度和风险都极大。我会立刻向高支队申请最高权限,协调经侦和银行体系的内部资源,为你打开一条尽可能安全的通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