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大会的喧嚣和晋升副支队长的余温尚未完全散去,陆野的办公椅还没坐热乎,一纸调令,如同一声惊雷,再次改变了他的航向。
调令来自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内容简洁而有力:因工作需要,经研究决定,调任原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陆野同志,至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工作,请于三日内报到。
消息传出,市局内部一片哗然。有羡慕的,有祝贺的,也有暗自咂舌,觉得陆野这升迁速度坐火箭都嫌慢的。“高明副局长 —— 这位从陆野刚入警就带着他查案、一路见证他从‘新兵’成长为‘尖刀’的老领导,心情格外复杂。他重重拍了拍陆野的肩膀,平时总是严肃的眼眶,竟泛起了一丝红意”:“好小子!我就知道你小子不是池中物!省厅……那是更大的舞台,也是更深的江湖。
高明忽然放缓语气,带着感慨:“你小子 23 岁入警,在县局刑侦大队摸爬滚打 3 年,破了胡老歪案(第三卷关联)后提副中队长;调到市局跟着我 4 年,从支队科员干到副支队长,这 7 年你办的案子,够别人干十年的 —— 省厅调你,是拿你当骨干培养,别辜负这份信任。去了那边,凡事多留个心眼,不比在市局,咱们还能给你兜着底。”
”陆野心头一暖,想起入警时的初心:“高局,7 年我没白干,到了省厅,我照样冲在前面。”
陆野心中也是波澜起伏。省厅,那是全省公安系统的最高刑侦指挥中枢。他之前办理跨市案件时,也曾与省厅的专家有过接触,知道那里汇聚的是真正的精英,面对的也是全省乃至跨区域的疑难大案、要案。兴奋之余,更多的是沉甸甸的压力。
“高局,您放心,我记住了。”陆野郑重地点点头。他知道,高明这话是掏心窝子的提醒。市局虽然复杂,但人际关系相对直接,有高明、陈峰这些老上级罩着,有“利刃小组”这群生死与共的兄弟姊妹撑着。省厅……水更深,人际关系盘根错节,一个处室里可能都藏龙卧虎,背景复杂。
简单而隆重的送行会后,陆野告别了相处日久的“利刃小组”成员。陈凯咋咋呼呼地保证会守住技术阵地,周婷细心地帮他整理了最后一份移交材料,李伟依旧话不多,只是用力握了握他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看着这些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陆野心中充满不舍,但也明白,前方的路必须自己走下去。
三天后,陆野带着简单的行李,驱车来到了位于省城核心区域的省公安厅大楼。高大的现代化建筑,威严的国徽,进出人员神色匆匆,步履生风,无不彰显着这里作为全省公安神经中枢的特殊地位。
在门卫处严格履行登记手续后,陆野按照指引,来到了位于大楼高层的刑侦总队办公区。与市局刑侦支队那种略带嘈杂、烟火气十足的办公环境不同,省厅总队的办公区更加安静、整洁,甚至透着一股肃穆。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工位上忙碌着,或盯着电脑屏幕分析数据,或低声打着电话协调事务,效率极高,但也少了几分市局的那种“江湖气”。
在总队综合处办理完报到手续后,一位年轻的内勤民警将他引到了总队长的办公室外。
“陆野同志吧?请进,总队长正在等您。”内勤民警礼貌地敲了敲门,然后示意陆野进去。
陆野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警服,推门而入。
省厅刑侦总队的总队长办公室,比高明副局长的办公室要宽敞许多,但陈设同样简洁务实。一面巨大的全省地图挂在墙上,上面标注着各种复杂的符号。办公桌后,一位年约五十岁上下,身材精干,目光锐利如鹰隼的中年男子正放下手中的文件,抬头看向他。这位就是省厅刑侦总队的掌舵人,总队长秦卫国。陆野在之前的全省刑侦工作会议上见过他几次,但如此近距离接触还是第一次。秦卫国以作风强硬、业务精湛、要求严格闻名于全省警界。
“报告总队长!陆野前来报到!”陆野立正,敬礼,声音洪亮。
秦卫国站起身,回了个礼,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神色。他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坐吧,陆野同志。你的名字,我可是如雷贯耳啊。市局接连破获的几个大案,报告我都仔细看过,干得漂亮。”
“谢谢总队长肯定,是组织培养和同事们共同努力的结果。”陆野依言坐下,腰杆挺得笔直,态度不卑不亢。
秦卫国点了点头,似乎对陆野的沉稳反应还算满意。他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开门见山地说道:“调你来省厅,是总队党委经过慎重考虑的决定。省厅的工作,和市局、县局有本质的不同。我这里,”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又指了指墙上的地图,“不直接负责具体的抓捕、审讯,那些是基层兄弟单位的职责。省厅刑侦总队的核心任务,是三个方面:宏观协调、督办要案、应对跨区域犯罪。”
他的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带着分量:“宏观协调,意味着你要站在全省的高度,统筹资源,指导方向,确保重大侦查行动步调一致。督办要案,意味着你要对全省久侦未破的命案积案、涉黑涉恶大案进行跟踪督导,必要时直接组织力量攻坚。而应对跨区域犯罪,这是当前犯罪的主要趋势,流窜作案、跨境走私、网络犯罪……犯罪分子没有地域界限,我们的侦查思维和手段更不能画地为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