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明确,但通往目标的道路却布满了荆棘。
针对“曙光基金会”和“圣光孤儿院”的调查,很快遇到了无形的壁垒。
赵峰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发出的协查请求,虽然得到了对方形式上的响应,但反馈回来的信息大多是官方、表面化的东西:“圣光孤儿院”确实在当地注册,手续“齐全”,日常运营“看似正常”;“曙光基金会”也是合法注册的慈善机构,资金流向“公开透明”。
至于那五个孩子的具体下落?对方表示需要“时间核查”,或者以“保护隐私”为由,拒绝提供详细信息。显然,对方国家的某些势力,要么是被收买,要么本身就是这个网络的一部分,在进行软性抵抗。
陈凯试图从网络层面突破,但“曙光基金会”的官网和公开信息防护严密,其核心服务器可能位于法律保护极其严格的地区,远程渗透风险极高且违法。暗网中相关的信息也变得极其谨慎,之前的那些讨论仿佛一夜之间消失了。
林婉整合了所有能获取到的公开和非公开信息,试图构建更详细的模型,但关键数据缺失严重,模型无法精准定位。
调查似乎陷入了僵局。一种有力无处使的憋闷感,笼罩在办公室上空。
“对方很警惕,而且有很强的反侦察和规避能力。”赵峰放下电话,揉了揉眉心,“常规的国际警务合作渠道,恐怕难以触及核心。”
陆野沉默着。他意识到,面对“彼岸”这种层级的对手,尤其是在境外,常规的侦查手段效果有限。他需要更强大的信息获取能力,需要打破那堵无形的墙。
他想到了系统,但【全球情报网络介入】权限也并非万能,它依赖于各国共享的数据库和公开情报源,对于这种深度隐藏的机密,同样受限。
就在他苦思冥想之时,私人手机震动了一下,是赵晓萌发来的一个加密文件包,附带一条留言:
“闲着也是闲着,帮你们做了点‘公开信息’的交叉验证。用的是全球开源情报(OSINT)那套,绝对合法合规哦!【俏皮表情】”
陆野心中一动,立刻在保密电脑上打开了文件包。
里面是几份分析报告和可视化图表。赵晓萌利用她强大的数据挖掘能力,从各种公开的卫星地图、商业航班数据、港口物流信息、当地新闻报导、甚至是一些学术论文和社交媒体碎片信息中,挖掘出了令人惊讶的线索:
卫星影像分析:“圣光孤儿院”所在的区域,近两年有大规模的地下扩建工程迹象,但其公开报表中并无相应的大额基建支出。
物流数据追踪:一批标注为“医疗捐赠”的物资,其发货方是一个与“曙光基金会”有关联的空壳公司,接收方是孤儿院,但物流记录显示,该批物资在途中曾在一个非公开的小型私人码头停留超过十二小时,疑似转运。
当地零星新闻报道:整合了附近区域近一年来几起不起眼的“儿童突发疾病被转往私人医疗机构”、“某科研机构招募特殊志愿者”等消息,时间点和地域与那五个孩子可能抵达的时间存在巧合。
关联人物挖掘:通过公开的工商注册信息和社交网络(LinkedIn等)图谱,发现“曙光基金会”的一名挂名理事,与境外一家从事生物基因工程研究的“莱茵生命科技公司”的高管,存在多次共同出席学术会议的记录。
这些信息单独看,或许都是孤立的、偶然的。但被赵晓萌巧妙地关联、交叉验证后,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图景逐渐浮现:
这个“圣光孤儿院”,可能不仅仅是一个孤儿院!它很可能是一个幌子,一个筛选和临时安置特定儿童的中转站!那些被拐卖的、符合“健康聪明”标准的孩子,最终可能被送往某个……进行生物或基因研究的秘密机构?而“莱茵生命科技公司”及其背后的资本,可能与“曙光基金会”乃至“彼岸”帝国,存在密切联系!
赵晓萌的侧翼支援,如同在厚重的迷雾中,投下了一束强光,虽然未能直接照亮核心,却清晰地指出了可能存在陷阱和路径的方向!
“晓萌,你立大功了!”陆野忍不住回复道,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振奋。
“能帮到你就好~【笑脸】注意安全!”
陆野立刻将赵晓萌的分析结果共享给团队。
“生物基因研究……莱茵生命科技……”林婉看着资料,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开始将这两个新要素融入模型,“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彼岸’网络涉足的领域,就远远超出了犯罪范畴……”
陈凯也眼睛发亮:“如果是高科技生物公司,那他们的网络安防体系肯定有独特之处,但也可能存在依赖外部供应链的漏洞!我可以从这方面尝试切入!”
新的调查方向被打开了!虽然前路依然艰险,但至少,他们不再是漫无目的地撞击那堵无形的墙。
喜欢刑侦天梯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刑侦天梯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