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技术中心,灯火通明,空气里弥漫着浓烈的咖啡因和电子设备散热的气息。时间已近凌晨,但这里依旧人声鼎沸,键盘敲击声如同密集的雨点,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陈凯瘫在自己的电竞椅上——这是他对抗高强度加班最后的倔强——两眼通红地盯着面前三块并排的显示器。屏幕上,数据流如同绿色的瀑布,飞速滚动,映照着他那张因缺乏睡眠而略显浮肿的脸。
“妈的,这‘主宰’是个属耗子的吧?打洞藏得这么深!”他抓起桌上已经凉透的咖啡,猛灌了一大口,苦涩的液体让他精神稍微一振。
他面前的操作台上,赵伟的电子设备一字排开:那部屏幕碎裂但主板完好的智能手机、一台贴满了动漫贴纸的笔记本电脑、还有一个看起来几乎全新的平板电脑。技术组的七八个兄弟,已经围着这三样东西鏖战了超过十五个小时。
“凯哥,手机镜像做完了,底层系统被清理得像是被狗舔过一样干净!”一个顶着黑眼圈的技术员打着哈欠汇报,“云同步记录、最近应用列表、通话记录、短信……凡是能想到的常规数据,要么被清空,要么就是毫无价值的日常信息。最近登录的IP地址,不是学校机房就是宿舍Wi-Fi,查过了,没问题。”
“浏览器历史记录呢?”陈凯头也没回,手指在另一台机器的键盘上飞舞,正在尝试破解设备的密码锁。
“都是些学习资料网站、B站、知乎,还有……嗯,年轻小伙子喜欢上的一些访问记录。”年轻技术员摸了摸鼻子,有点不好意思。
陈凯嗤笑一声,带着点过来人的了然:“年轻小伙子,正常。但这恰恰说明对方伪装得很到位,把赵伟的电子足迹塑造成了一个完全普通的、有点宅的大学生形象。”他停下手中的动作,转过身,扫视着疲惫的团队成员,“兄弟们,越是这样‘完美’的干净,底下藏着的脏东西就越多!都给我打起精神来,掘地三尺!”
他亲自拿起那部看似平平无奇的智能手机,连接上最高权限的硬件取证设备。冰冷的金属接口发出细微的咔哒声。
“小张,跑一遍深度内存镜像分析,重点筛查那些驻留后又被强制清除的进程碎片和缓存数据!老王,你用静态分析工具,把所有预装和用户安装的APP,给我一个一个扒皮!重点查权限请求、网络访问记录和代码混淆情况!尤其是那些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工具类、学习类APP!”陈凯的声音在技术中心里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新一轮的攻坚战打响。各种尖端的取证工具被调用起来,如同精密的手术刀,试图解剖开这看似坚固的数字堡垒。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凝滞的紧张感,只有机器风扇的嗡鸣和键盘敲击声在持续。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窗外漆黑的夜色渐渐透出一点熹微的晨光。进展依然缓慢得令人心焦。
“头儿,对手不是一般的菜鸟,”陈凯抽空给陆野打了个电话,声音沙哑,却带着技术高手遇到挑战时的兴奋,“用的木马是高度定制的,通讯协议我没见过,像是在内存里开辟了一块加密区域进行即时通讯,指令执行完毕就自动擦除覆盖,连个屁都留不下。反侦察意识极强!”
电话那头,陆野正和从各地抽调来的“牧羊人”系列旧案专家组成员开会,闻言走到会议室外的走廊,压低声音:“一点突破口都没有?赵伟这边心理防线一时半会儿撬不开,技术线再断,我们就太被动了。”
“那不能够!”陈凯立刻提高了音量,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再狡猾的狐狸也得拉屎放屁!林婉正带着人用大数据筛他最近半年的所有网络行为轨迹,看看有没有访问过什么隐藏的域名、下载过什么看似不起眼的小插件或者更新包。我这边刚启动的深度数据残留扫描,快有结果了……这玩意儿耗时间,但只要能扫出一点磁盘碎片,就有希望!”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话,旁边那台连接着高精度存储分析仪的机器,突然发出了一连串急促的“嘀嘀”声,屏幕上跳出一个红色的提示框。
“凯哥!有戏!”负责操作仪器的技术员猛地坐直了身体,声音都变了调,“在手机底层存储闪存的一个标记为‘坏块’的扇区边缘,扫描到了一个被多次加密的日志文件碎片!体积非常小,大概只有几十KB,而且被至少两层不同的加密算法包裹着,最外层还有自定义的混淆代码!”
陈凯几乎是从椅子上弹起来的,一个箭步冲到那台机器前,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上那串如同天书般的加密标识和受损的文件头信息,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狗日的!总算让老子摸到你的尾巴毛了!能分析出加密方式吗?破解难度多大?”
技术员快速敲击键盘,调出分析报告,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这是目前最安全的对称加密之一。外层包裹了一层非对称加密,算法未知,像是自己魔改的。最麻烦的是那个混淆层,会干扰正常的解密进程。初步估算,如果用我们现有的计算集群进行暴力破解……恐怕需要超过七百个小时,而且不一定成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