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高权重之辈,远比外人想的还要贪生怕死。
毕竟他们拥有的实在太多了,天天都觉得自己还没有享受够,才不愿意就这么去死。
纵使刘曜从大家的同族野望讲到未来财产安排,也没几个胡人贵族愿意跟着刘曜冲锋陷阵。
洛阳那是什么地方,名副其实的地上神国,神仙立的城池,咱们又不是没有对洛阳动手过,结果什么样,大家可都记着呢。
别说去他的洛阳了,洛阳在外的人员和根据地,有个一点闪失,那也是我们直接没命。
这些年,为了对抗洛阳,武力值打不够后,大家也都慢慢迷上了求神拜佛,结果是他们自己拜天拜地,拜任何神明,都没有个什么作用。
见过洛阳那样的神迹,也没人会被小魔术给哄到,民间术士的生意急剧减少,还在起步阶段的各大道观寺庙更是发展惨遭腰斩。
都什么年代了,还拜这些,要拜,去拜洛阳的圣王啊!
最大祭祀权归皇帝的中原文明,尚且还敬天法祖,对上洛阳不敢吭声,本就有自己自然信仰的域外胡人们,看见洛阳,那更是激动的不得了。
这些年,没有大面积的底层胡人和贵族胡人投奔洛阳,全靠石勒和刘曜都在不断对下面灌输一个概念:洛阳的神,是汉人的神。
也因此,在石虎干一些屠城之类的事情时候,石勒没有问罪于他,就是为了让全体胡人都被他们绑架,彻底和汉人对立,没有投敌的可能。
少数一些胡人投过去,那也是摒弃自己的胡人身份和过去,作为汉人混进去的。
几个胡人可以如此,你们这么多的胡人,也想大规模过去?
当洛新带着洛阳的建筑队和巨量材料,一步一步往西边的长安铺设轨道时,原本危险的场景一个没有,真实情景,比所有人想的都要离谱和复杂。
因刘曜的重心放在了凉州上,因此靠近洛阳的汉赵军队,精锐少,补给也少,大部分上面将军都是和洛阳周边城池的家族合作,一起做倒爷来挣钱的。
后来这些家族都归附洛阳了,但是洛阳还有对外贸易的商会,里头还是熟人,他们还能更低成本拿货了。
反正也打不过,因此这些上层军官,安心换了路线,靠着和洛阳的贸易,往长安卖货,也能挣得舒舒服服,因此他们压根就没有和洛阳动手的想法。
底层士兵们,敬畏甚至私底下信仰着洛阳圣王,一贯待遇差的他们,也靠着在洛阳周边做点零工或者黑活,能混个温饱。
比如利用自己的传统优势帮洛阳人放牧,卖力气帮洛阳人拔草锄地,能混到一块饼子。
而放牧、耕作的工作,雇佣外人的洛阳人也完成了,虽然因为不是自己亲自干,工分只有一半,但把这活交给洛阳人干,工分就全是洛阳同伴的,活给外面人干,自己还能有个一半工分。
因此,如果是有些什么别的事情,需要人代班的时候,他们都更倾向于找外面人。
因此当洛阳的铁轨铺出了洛阳势力范围,到了函谷关时,函谷关虽然城门紧闭,但是守城将领和士兵们都没什么战斗意志。
如此险关,他们很轻易地就攻下了。
也不是没有胡人抵抗,将军下令后,还是有一部分中层士兵积极抵抗的,但是上面就只让抵抗,不给战术方针,下面人又浑水摸鱼,真干了起来,就他们是冲在最前面的,也死的最多的。
那城池都攻下来了,就按洛阳的规矩来办。汉人好说,胡人是个麻烦。
出门之前,大家也在洛阳开了会,想的是洛新修铁路过程中,如果出现直接和胡人对抗上的情况,到时候直接把军队灭掉大半,剩下的军事贵族直接消灭,留下一小部分胡人,要么驱逐,要么收编。
但没想到,一出门,洛新碰上的是抱大腿行为,他和洛阳是对面想抱的那条大腿。
在赶紧发公文去洛阳后,洛阳那边也紧急开会,最后商讨出决议。
收编。
直接在函谷关广播公示,地已经攻下来了,那就不退还了,至于人,自己选择要不要加入洛阳。
介于他们的胡人身份,洛阳这边会考察他们。在前头的五年,他们一样可以用劳动换取温饱,但除了日常的食物,他们所获得的工分,只有洛阳百姓的一半。
这五年里,他们也需要学习,学习洛阳守则、汉话汉字,抛弃过去的信仰。
五年之后,能从扫盲班毕业,并且在这期间都老实劳动,没有任何犯罪记录者,便正式转为洛阳人,享受洛阳同等待遇。
愿意的胡人,那就听从安排,打散放进函谷关到洛阳周边所有城池的牧场、农田里。
不愿意的胡人,逐出城去。
以上是针对底层胡人的,上层消极对抗胡人军事贵族,愿意走的就走,不愿意走的,想加入洛阳,可以选择把所有财产换成洛阳币,去神都市场附近生活。
洛阳不强迫他们劳动,但是他们自己的钱用完了,洛阳不会兜底,在洛阳犯了法,也要安洛阳法律来处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