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郡侯被孙刑者一顿臭骂,总算明白了凤仙郡三年大旱的根源竟是自己三年前无意中冒犯了玉帝天威。
悔恨交加之下,他如同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了“诚心忏悔,积德行善”这八个字上。
郡侯府内,郡侯也顾不得什么官威体面了,当着唐三葬兄弟几人的面,指天画地,发下宏愿:“苍天在上!玉帝陛下在上!信男上官,已知罪孽深重!
从今日起,愿散尽家财,救济灾民!带领全郡百姓,一心向善,皈依我佛!
若违此誓,天诛地灭,永世不得超生!”
发完誓,他立刻如同换了个人,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
首先,他下令大开府库,将所有囤积的粮食(虽然所剩无几)、布匹、银钱全部取出,在郡城中心设立粥棚、义诊点、衣物发放处。
他自己更是脱下了锦袍,换上了一身粗布衣服,亲自拿着大勺在粥棚前为排队等候的百姓舀粥,见到老弱妇孺,还特意多给一勺稠的。
“乡亲们!都是我上官无能,连累了大家!从今天起,咱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只要我上官有一口吃的,就绝不让大家饿着!”郡侯一边舀粥,一边声泪俱下地向百姓忏悔、鼓劲。
起初,百姓们还对此将信将疑,以为郡侯又是搞什么形式主义。但当热腾腾的米粥(虽然是陈米)真的分到手里,当免费的药材真的发到手中,当看到郡侯真的穿着粗布衣,顶着烈日亲自忙碌,甚至把自己府里的存粮都拿了出来,百姓们终于相信,郡侯这次是来真的了!
希望,如同干涸河床里突然冒出的一股涓涓细流,开始在绝望的凤仙郡百姓心中重新流淌。
“郡侯老爷……好像真的知道错了?”
“他还把自己的粮食都拿出来了……”
“咱们……咱们也不能光等着啊!有力气的,都去帮着搭棚子,修水渠!”
“对!郡侯都这样了,咱们也得争口气!”
在郡侯的带动和兄弟几人(主要是杀无尽和诛八界在帮忙维持秩序,白嫖龙用微弱的法力帮忙净化少量水源)的协助下,凤仙郡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生产自救和积德行善运动。
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原本为争抢一口泥水而大打出手的场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互相谦让,优先供给老弱。
原本冷眼旁观的富户,在郡侯的感召和……孙刑者偶尔“路过”他们家门口,用金箍棒“不小心”磕碰一下门楣的“鼓励”下,也纷纷打开粮仓,捐钱捐物。
城内开始组织人手,挖掘更深的水井,修缮破损的房屋,收容无家可归者。
甚至还有人自发组织起来,在城外的荒山上尝试种植耐旱的作物。
整个凤仙郡,虽然依旧干旱,但那股死气沉沉的绝望氛围,却被一种顽强的、向上的求生意志所取代。
唐三葬自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直播素材。他适时地开启了直播,镜头扫过忙碌的粥棚,相互搀扶的百姓,亲自劳作的郡侯,以及在一旁“监工”顺便蹭镜头的自家兄弟。
“老铁们!家人们!看到没有?”唐三葬对着镜头,语气充满了(表演出来的)感动,“这就是信仰和行动的力量!郡侯诚心悔过,百姓众志成城!虽然天灾无情,但只要人心向善,团结一致,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直播间的观众也被这氛围感染,弹幕画风也变得正能量起来:
【郡侯这次是下血本了啊!】
【看到那个老奶奶拿到粥时的眼神了吗?我哭了!】
【葬爷团队这次干得漂亮!这才是真正的普度众生!】
【兄弟们把‘感动’打在公屏上!】
【虽然知道是剧本,但我还是忍不住捐了点零花钱(通过打赏功能)!】
【凤仙郡加油!】
【叭叭币刷起来!给郡侯和百姓们众筹点‘功德’!】
看着直播间里刷屏的“感动”和不断上涨的打赏,唐三葬心里美滋滋,但表面上还是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感谢老铁们的支持!大家的每一份鼓励,都是凤仙郡百姓坚持下去的动力!让我们共同祈愿,上天能够看到这片土地上的诚心和善举,早日降下甘霖!”
为了增加“仪式感”和直播效果,唐三葬还组织了一场全城规模的“祈雨法会”。当然,主角不是他,而是诚心忏悔的郡侯和万千百姓。
法会当天,郡侯带领全城官民,沐浴更衣(虽然水很少,主要是意思一下),在城中心最大的广场上,对着苍天虔诚跪拜,齐声诵念祈福经文。声音虽然因为饥饿和干渴而显得有气无力,但那汇聚在一起的信念,却仿佛形成了一股无形的力量,直冲云霄。
兄弟几人也在镜头前装模作样地念经祈福。
孙刑者一边念一边偷瞄天空,心里嘀咕:“玉帝老儿,这回面子总该给了吧?”
诛八界则盘算着:“嘛玩意儿,等下雨了,俺非得让郡侯请俺吃顿好的补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