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诏书还在他手上,打开一看,不得不说康熙的字是真好啊!
这一手毛笔遒劲有力、大气磅礴,就看这字就能看出写字的人功底深厚,这份诏书为满汉合璧,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阐述了康熙的政治理念,其次表述康熙传位立储君的内容:“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第三部分为发布丧礼规制。呵呵,丧礼是用不上了,感觉省了好大一笔......
是满汉合璧传位诏书,所以说,小说、影视的剧情都是瞎写的,还杜撰什么传位于十四子,拜托!要真想将皇位传给十四子,为什么在这关头把他被派往西北指挥作战?
直到康熙皇帝去世时,他仍然在西北指挥作战?,有几种解释:一种康熙是为了保护胤禵,避免他卷入皇位争夺;另一种是康熙帝对胤禵并不满意,调他到西北是为了防止他在京城作乱?。
无论哪种解释,胤禵在关键时刻被调离京城,确实对他的地位产生了重大影响。
反正自己的皇位是康熙亲传的,外面那些人谣传说白了,也是因为不服气。
难道他们心里不清楚吗?只是不想认输罢了。
胤禛回了紫禁城,毕竟康熙现在虽然不能下床,但是病情确实稳定了,还在畅春园养病,这几天他忙的脚打后脑勺,很快就要迎来登基大典。
等登基大典结束后,就要开始大封后宫,这可真是让人觉得头痛,康熙后宫的妃子实在是太多了,不说东西六宫,光围房的宫女就有几十个,额.......老康今年六十九了,前几年还有孩子出生,不得不说他这身体是真好!
啧!啧!啧!自己真的实名羡慕了!
脑子里闪过一堆废料…
但是光是安排这些人都要费一番脑子,瞬间又想死鱼眼了。
还有原主的这位生母德妃,在原主记忆中确实是不喜欢自己的,对自己也只有面子情,历史上好像是说这位德妃拒绝当太后,不承认雍正这个皇帝,所以老八老九才能将雍正得位不正的传言搞的流言四起。
现在人还在永和宫,想了想,脑海里就问混沌珠:“小珠珠,她是不是脑子有什么大病?
好好的太后不想当?
要是她敢像历史一样拒受太后之位,那我就让她病逝吧!这应该不会扣功德吧?”
老爷子现在可躺着,一时半会儿可醒不了,老八老九还虎视眈眈的,到时万一流言四起,我还怎么登基?这个我该怎么办?”
“这还不简单,你要不先给自己换个母亲,改个玉碟?生母换成孝懿仁皇后,反正那也是雍正的养母,那你就是嫡子,也省得德妃这么不情愿的当太后了,其他皇子出身可就没有你高了。”混沌珠漫不经心的回答。
雍正听了虽然有点心动,但是想了想还是说:“不行的,谁不知道我是她的儿子,我这才刚登基,马上就不认生母,那别人怎么看我这个皇帝,大清以孝治国,不管怎么样,明面上不能让人拿这个把柄来攻击,再说我还想留着她来让十四给我打工呢!”
“人类真复杂!实在不行,我给你搞点异象,这样谁也搞不起流言了。”
雍正听了眼睛一亮,这主意好啊!既能不费吹灰之力,又不用开杀戒,还能一劳永逸。
简直一举数得呀!想到此处,他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仿佛已经看到了解决难题后的轻松与畅快。
1723年2月5日紫禁城迎来他的新主人--爱新觉罗·胤禛,感觉才睡着没睡多久,外面天还是黑的,就被苏培盛轻声叫醒,和小太监一脸喜色的簇拥着洗漱,不得不说,这有人伺候的日子是真舒服!
洗漱完,再被将衣服一件件套上身上,不得不说,这古代的衣服是真复杂,此时明黄色的龙袍也已经被内务府加紧送了过来,上面的龙纹栩栩如生,龙纹以弓形为主,腹部下坠感明显,动感强,威武庄严,龙嘴以地包天为主,下颌比上颌长很多,龙鳞勾勒立体,龙爪张扬,显得威严又霸气。
等戴上朝冠,站在镜前,看着镜子里面的人,并不像剧情那么胖,虽然已经是45岁,但是由于保养得宜,所以他的面容看起来还像是30多岁,?有着爱新觉罗家标准的丹凤眼,高耸的鼻梁,薄薄的嘴唇此刻紧抿着,透露着主人内心的不平静。
任谁突然就变成皇帝了也平静不了...........
雍正在黎明时分乘坐辇车,由内院官奏请前往天坛。和文武百官一起出宫,仪仗队在前,不奏乐,从大清门出去,到达天坛后,皇帝在圜丘的昭亨门以西下车,进入帐篷更换礼服?。
换好衣服后,太常寺的寺丞引导皇帝到第二级台阶就位?。
典仪官喊“乐人就位”,执事官各自负责自己的事情,诸位王爷站在第三级台阶上,文武百官分列在棂星门台阶东西两侧?。
接下来就是?迎神?:典仪官喊“迎神”,协律郎奏迎神乐,赞引官引导皇帝到神位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