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慧敏是怎么想的呢?
小儿子这件事实在是太让她震惊了,从小到大他一直都很听话,可这一次他竟然瞒着家里做了这么大一个决定,如果不是她消息灵通,全家还都被蒙在鼓里!
这样自毁前程的事,他都不跟家里人商量一下就直接做了决定,这一次是擅自决定前程,那下一次呢?
是不是还会为了那个姑娘,做出更荒唐、更离谱、更无法挽回的事来?
那个看似温顺的女孩,究竟给她儿子灌了什么迷魂汤?让他连自己的前程都不要了?
不,她绝不允许!
她这么骄傲的一个人,怎么能允许儿子找一个单亲家庭出身的‘乡巴佬’做儿媳妇?
哪怕那个女孩子再优秀也不行,就她那个出身,往后带出去恐怕得被别人笑掉大牙。
在外她自然要给丈夫留足面子,可在家,她向来是说一不二的。
两个孩子从小就听她的话,大女儿嫁的是门当户对的大院子弟,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从不让她操心;小儿子更是争气,打小学习就拔尖,一直是她的骄傲。
周围盯着想跟她家结亲的人家,一抓一大把,眼见着儿子前程似锦,她琢磨着男孩子家本就该立业为先,婚事根本不用着急,也就没把这茬放在心上。
没成想,儿子倒是不声不响,给自己憋了这么大一个‘惊喜’!
还是太年轻了!思想不成熟。
在她看来,找对象就算不找大院的,那家世背景也必须拿的出手,况且她也不希望找一个对自己儿子影响这么大的。
再说了,年轻人喜欢来的快,去的也快,男人活在世上,权力、地位、事业,哪一样不比风花雪月来得要紧?
她笃信,只要将两人分开,耐心等一等,等儿子去了国外,多见见外面的世面,自然就会明白什么是轻重,什么才是他该走的路。
到那时,他现在这点不管不顾的激情,自然会像退潮一样,散得干干净净。
就算那姑娘把今天的事告诉了儿子又如何?
难不成他还能为了一个外人,真跟自己这个含辛茹苦把他养大的母亲翻脸不成?
**
还没等到任川回到学校,姚玉玲所在的京大外语系,已经紧锣密鼓地拉开了英语竞赛的序幕。
全系200多名学生中,经过多轮笔试、口语测评的层层筛选,最终敲定了10 人代表学校参赛。
其中,周念微的名字赫然在列 —— 这并不让人意外,她的英语功底扎实,口语流利,又向来不怯场。
他们系里不少同学别看学的不错,一上台多少会紧张,一紧张就容易表现失误。
这次竞赛举办场地是京市少年宫,
要说为啥不是京大?
嗐!还是面子问题,懂的都懂。
这时候的京市国际教育交流中心还没成立呢,为了公平起见,教育局的领导也是深思熟虑过的。
这下大家都没意见了。
受邀参加的高校阵容堪称豪华:既有京大,还有业界公认的标杆 —— 京市外国语大学,也有京市第二外国语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在外语领域实力顶尖的院校。
这场竞赛早已超越普通赛事的范畴,成了各校对外展示专业硬实力的重要窗口,选拔标准更是严苛到近乎苛刻,能站上这个赛场的,无一不是各院系专业排名稳居前列的佼佼者。
比赛当天,众人跟着带队的齐老师,一同前往京市西城区白广路18号——这里便是这次竞赛的举办地。
下车后,眼前只有一栋四层的砖混板楼,模样看着十分朴素;
一踏入大门,却发现里面别有洞天。
门厅不算宽敞,但挑高足够高,并不会让人觉得压抑。
水磨石的地面打扫得一尘不染,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旧书卷、地板蜡和隐隐约约消毒水的独特气味,这是许多老式公共建筑特有的、带有时代感的严肃气息。
齐老师轻车熟路地领着他们穿过门厅,走向左侧的双开木门。
推开略显沉重的木门,一个能容纳两三百人的礼堂便呈现在眼前。
礼堂内部比外面看起来要深。
舞台不算大,但深红色的幕布垂落着,给空间增添了几分正式感。
台下是一排排深褐色的木质翻板座椅,很多已经坐满了来自其他学校的学生,低沉的交谈声像蜂鸣一样在室内回荡。
礼堂内,和煦的阳光透过高窗倾泻而入,将空间洒得满室金光,亮堂堂的。
他们的座位被安排在中间偏右的区域。
同学们按照指引,依次入座,空气中混合着紧张与期待。
就在这略显嘈杂的入场过程中,姚玉玲找到自己的位置,刚坐下,目光便不经意地扫过前方。
周念微正巧站在不远处过道的另一侧,似乎正与北外的同学低声交谈。
仿佛有某种感应,就在姚玉玲看过去的瞬间,周念微也恰好侧过头来。
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短暂相接。
姚玉玲清楚地看到,周念微那双平时总是带着几分傲气的眸子里,此刻却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有审视,有不解,甚至还有一丝若有似无的同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