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回:丹器双绝利天下 天工开物泽苍生 (第一节)
晨光熹微,金殿肃穆。
今日的朝会,气氛与往日截然不同。龙椅之上的皇帝李琰,虽依旧威仪天成,但眉宇间却少了几分往日的沉凝,多了几许难以掩饰的振奋。殿内文武百官分立两侧,目光却不约而同地,时不时瞥向那站在勋贵班列首位,却依旧显得有些慵懒随意的身影——富昌王李之源。
他今日未着亲王蟒袍,只是一身玄色常服,却仿佛成了整个大殿无形的中心。无人敢因他的随意而有丝毫怠慢,反而眼神中充满了敬畏、好奇,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期待。所有人都知道,这位王爷近来的任何一次举动,都足以在玄唐掀起滔天巨浪。
“启奏陛下。”户部尚书手持玉笏,出班奏报,声音因激动而带着一丝微不可查的颤抖,“经初步核算,由富昌王府主导,风行商行经办之‘万象丹阁’开业首日,包括后院专场所获,除部分以物易物之珍品外,实收黄金……共计一千八百万两!”
“嘶——”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这个数字被正式报出时,整个金殿还是响起了一片压抑不住的抽气声。一千八百万两黄金!这几乎是玄唐鼎盛时期一年岁入的数倍!许多老臣只觉得头晕目眩,几乎站立不稳。这已非“日进斗金”可以形容,简直是搬来了一座金山!
龙椅上,李琰的呼吸也微微一滞,放在龙椅扶手上的手指下意识地收紧。他知道那“生命回春丹”的炼制权必然拍出天价,却也没想到会是如此骇人的数目。
然而,更让满朝文武震惊的,还在后面。
就在众人还未从这巨额数字的冲击中回过神来时,李之源缓步出列,他甚至没有持笏,只是对着御座上的伯父微微拱手,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陛下,万象丹阁初立,赖陛下洪福,天下英杰捧场,略有盈余。臣,愿将此一千八百万两黄金之半数,即九百万两,捐予朝廷。”
声音不高,却如同九天惊雷,猛然炸响在每一个人的耳畔!
九百万两黄金!无偿捐赠!
整个大殿,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大脑都仿佛被这巨大的数字和这轻描淡写的态度冲击得停止了运转。就连龙椅上的李琰,也猛地坐直了身体,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光芒。他知道这个侄子心怀天下,却也没想到其手笔竟宏大至斯!这已非简单的“慷慨”二字可以形容!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轰然爆发的议论声!
“九……九百万两黄金?无偿捐赠?”
“富昌王殿下……真乃国之柱石,千古未有之胸襟!”
“天佑我玄唐!天佑我玄唐啊!”
“有如此巨款,国库可充盈百年!”
惊叹声、赞美声、难以置信的喃喃声交织在一起,原本庄严肃穆的金殿,此刻竟如同市集般喧闹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之源身上,那目光中充满了震撼、敬佩,乃至一丝狂热。
李琰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勉强压下心中的滔天巨浪,他目光灼灼地看向李之源,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之源……你,此言当真?此乃你王府与风行商行所得,朝廷岂可……”
“陛下。”李之源打断了皇帝的话,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钱财于我,不过浮云,堆于库中,与顽石何异?然,于朝廷,于天下万民,此金却有大用。”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殿内众臣,最后重新落回李琰身上,清朗的声音传遍大殿:“臣,恳请陛下,以此九百万两黄金,设立‘玄唐驰道修筑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不得挪移!旨在以长安为中心,修筑贯通九州、连接诸道、平整宽阔、可容八驾马车并行的标准化官道!彻底解决我玄唐腹地交通阻滞、物流不畅之沉疴顽疾!”
“驰道专项资金?”
“贯通九州?八驾并行?”
“这……这是要再造一个交通脉络啊!”
群臣再次哗然,但这次的哗然中,却充满了兴奋与憧憬。他们都是这个帝国的管理者,太清楚交通对于一个庞大帝国的重要性了!道路不畅,政令难通,商旅维艰,军队调动迟缓,地方若有叛乱,平叛大军往往疲于奔命……这一切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就在于糟糕的交通状况!
若能以这九百万两黄金为基石,修筑起一个覆盖全国的、高标准的驰道网络……那带来的改变,将是颠覆性的!
李琰猛地从龙椅上站起,激动得脸色潮红,他几步走下御阶,来到李之源面前,紧紧抓住他的双臂,声音带着颤抖:“之源!朕的好侄儿!你……你真是送给朕,送给这玄唐天下,一份亘古未有的大礼啊!”
他环视群臣,声音陡然变得高昂,带着帝王的决断:“准奏!朕即刻下旨,设立‘驰道督办衙门’,由工部牵头,户部、兵部协理,抽调精干能吏,征调各方人力物力,全力推进驰道修筑!此乃国之命脉,谁敢懈怠,谁敢贪墨一分一厘,朕诛他九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