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的信息像一把冰锥,刺破了前哨站短暂的安全假象。陆彦秋站在原地,指尖还残留着电子日志的冰凉,后背却已被冷汗浸透。她的目光死死盯着角落的中央处理器组,风扇转动的 “呼呼” 声在此刻听来格外刺耳,仿佛藏着无数双窥视的眼睛。处理器表面的散热孔透出微弱的红光,映在地面上,形成扭曲的阴影,如同张牙舞爪的怪物。
指尖悬在墙壁上的紧急断电按钮上方,却迟迟不敢按下 —— 她太清楚,前哨站的生命维持系统、医疗设备供电、甚至通风管道的运转,全都依赖这台老旧的处理器。一旦切断电源,临照的监测仪器会立刻停摆,刚刚有复苏迹象的生命能量场也可能再次崩溃,而且重启系统需要复杂的权限验证,以她目前的状态根本无法完成。更重要的是,父亲留下的核心数据或许还储存在处理器的加密分区,强行断电可能导致数据永久丢失。
“不能硬来,必须找到更稳妥的办法。” 陆彦秋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从恐慌中抽离。她扶着实验台站稳,翻出父亲的电子日志快速翻阅,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文字,终于在最后几页找到用蓝色胶带标注的关键记录:前哨站网络被物理划分为三层,外层负责基础环境控制(温度、氧气、照明),中层管理研究设备与数据库访问,核心层连接中央处理器、能源分配系统与 “家园” 主网的历史连接通道。父亲特意留下了物理隔离开关,位于处理器组后方的暗格中,可在不完全断电的情况下,切断核心层与中、外层的网络连接,使其进入 “孤岛模式”,既能阻断外部控制,又能保留基础功能。同时,日志还提到,在隔离状态下,可通过一个独立的、由三人互补能量驱动的备用终端,绕过核心处理器,直接读取储存在特殊晶体中的核心研究数据备份。
陆彦秋立刻绕到处理器组后方,指尖在布满灰尘的墙壁上摸索,指甲缝里灌满了灰。终于摸到一处微微凸起的暗格,她用力扳动开关,处理器发出一阵沉闷的嗡鸣,几个闪烁的数据流指示灯瞬间熄灭,屏幕上的网络连接状态从 “在线” 跳转为 “孤岛模式”,连带着房间里的灯光都闪烁了一下。无形的屏障仿佛瞬间升起,将可能存在的后门与外界隔绝开来,空气中那股令人窒息的窥视感似乎减弱了几分。
解决了隐患,她立刻在冷藏柜内壁找到了父亲提到的备用终端。那是一块嵌在金属板上的水晶界面,表面有三个凹陷的手掌凹槽,分别标注着编号:07(夜澈)、11(临照)、03(陆彦秋),凹槽边缘刻着细小的能量引导纹路,与 “方舟” 上的权限设备有几分相似,却更加古朴。她小心翼翼地扶过夜澈的手腕,将其放入 07 号凹槽,冰凉的水晶贴合皮肤的瞬间,夜澈左眉骨的白光微微波动了一下。陆彦秋自己的手掌按在 03 号位置,另一只手则轻轻覆在临照的手腕上,能清晰感受到她微弱的脉搏。
精神力被强行分成三股,一股小心翼翼地引导夜澈左眉骨的白光注入终端,一股激发自己的能量形成回路,还有一股尝试唤醒临照体内微弱的生命信号,引导其顺着水晶纹路流动。这如同同时操控三件精密仪器,大脑传来阵阵刺痛,眼前开始出现模糊的重影,耳边甚至响起了轻微的嗡鸣。她咬紧牙关,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脑海中不断回想三人能量共鸣时的频率,一点点微调着输出的力度。
就在她快要撑不住,精神力即将崩溃时,终端突然发出 “嗡” 的一声轻响,三个凹槽分别闪过白、金、蓝三色微光,光芒顺着纹路交织成稳定的能量回路!大量数据在水晶板上快速刷新,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大多是 “反向解析方程” 的研究笔记与推演过程,比之前找到的碎片更加完整深奥,其中还夹杂着父亲手绘的能量模型图和实验数据表格。在数据流的最顶端,一份标注 “绝密?林晚” 的加密文件格外醒目,红色的锁形标识在数据流中格外突出,旁边还有一行小字:“仅血脉与羁绊可解”。
陆彦秋用精神力触碰文件,屏幕弹出 “请输入共鸣密钥” 的提示。她犹豫片刻,将自己对母亲的记忆、与夜澈临照的过往羁绊化作纯粹的意念注入其中,指尖因紧张而微微颤抖。“咔嗒” 一声,文件解锁,一段音频留言缓缓响起,林晚温柔却带着疲惫的声音跨越时空传来,还夹杂着隐约的背景噪音,像是实验室仪器的运转声:
“小秋,澈儿,照儿,当你们听到这些话,妈妈或许已经不在了。我意外发现了议会的‘蜂巢’计划,他们不仅想控制‘源初花园’的力量,更想通过‘蜂后’实现某种形式的集体意识上传和永生,消除所有‘不完美’和‘不稳定’,包括情感和个体意志。顾苍生的理论本是探索生命进化的可能,却被他们扭曲成了毁灭的工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