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洋的边缘,一片新平整出的月壤广场上,万籁俱寂。地球如同一颗蓝宝石,悬挂在漆黑的穹顶。这里,远离了曾经的战场硝烟,即将举行一场超越国籍、只为生命的仪式。
寂静的广场。
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由取自月球的钛铁矿和玄武岩熔铸而成的方尖碑。碑体呈深灰色,表面经过抛光,在遥远的太阳光下,反射着柔和而永恒的光泽。碑体造型简洁、挺拔,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唯有庄重与肃穆。这就是“月海和平纪念碑”。
无名的名册。
纪念碑的正面,没有胜利的欢呼,没有征服的宣言,只有一行用中文、英文、以及牺牲者所属国家文字镌刻的铭文:
“纪念为探索这片星空而献出生命的所有勇者。
他们的牺牲,警示我们和平的珍贵。
愿星辰接纳他们的灵魂,愿后世铭记他们的奉献。”
纪念碑的背面,以及环绕碑基的弧形黑色抛光花岗岩墙上,则用激光精密刻印着密密麻麻的名字。这些名字,按牺牲时间顺序排列,不分国籍,不分阵营:
有在“天宫”号空间站最初遇袭时,坚守岗位直至殉职的中国宇航员。
有在“赤龙号”与“神嗣号”惨烈对决中,随舰沉没的双方官兵。
有在月球表面争夺战中阵亡的所有陆战队员。
甚至包括了那些在“神嗣号”上,随着战舰玉碎而湮灭的日军飞行员和船员。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一个家庭的悲痛,一段被战争中断的人生。
凝固的仪式。
此时,广场上静静地站立着数排身影。他们是在月的中国空天军官兵、科研人员代表,以及——经过严格安保程序、被临时允许离开“月读”基地看管区域的日军被俘高级军官代表。双方都身着正式的宇航服或制服,神情肃穆。
没有国旗飘扬,没有军乐奏响。只有在真空中绝对的寂静。
中方最高指挥官杨锐上校,向前一步,将一个月球岩石雕刻的花环,轻轻放置在碑座前。花环在失重环境下,静静地悬浮在基座上方几厘米处。
随后,一名日军大佐(在确认其无威胁行为后),也代表日方俘虏,迈着沉重的步伐上前,将一块从“神嗣号”残骸中带回的、经过处理的金属片,作为祭品,置于碑前。他对着纪念碑,深深地鞠躬,良久没有起身。
在场的所有人,无论来自何方,都低下了头,进行无声的默哀。
在这一刻,国籍、恩怨、胜败,似乎都模糊了。他们共同面对的,是生命的逝去,是战争的残酷,是人类在迈向星空过程中所付出的惨痛代价。纪念碑像一位沉默的史官,记录下这一切。
地球的凝视。
仪式通过量子通讯,实时传回了地球。在北京、在东京、在华盛顿、在莫斯科……无数人通过屏幕观看了这一幕。许多人落下了眼泪。牺牲者的家属们,看到亲人的名字被永恒地镌刻在另一个星球上,心中涌起的是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有悲伤,有骄傲,也有着一丝慰藉。
各国领导人也都发表了简短讲话,对牺牲者表示哀悼,并重申对太空和平的承诺。
永恒的警示。
仪式结束,人群默默散去。巨大的纪念碑独自矗立在荒凉的月面上,与地球遥遥相望。它将永远留在那里,经受着宇宙射线的洗礼和微陨石的敲击,字迹也许会随着亿万年的时光慢慢变得模糊,但它所承载的记忆与警示,将融入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
每当有新的宇航员抵达月球,他们都会被带来这里,瞻仰这座纪念碑。它无声地诉说着:探索的道路充满艰险,但绝不能让贪婪和仇恨玷污了星辰的光芒。未来的路,应该用合作与智慧去铺就,而不是用鲜血与泪水去浸染。
青史铭刻,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铭记教训,让逝去的生命赋予生者前行的力量与方向。这座寂静的纪念碑,成为了月球上最沉重,也最宝贵的遗产。
喜欢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南天门计划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