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公益联盟”季度会议刚开场,顾衍之就将一份厚厚的项目计划书推到陈曦面前,封面“乡村教育数字化推广工程”几个黑体字格外醒目。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恒通集团的张总率先开口:“这个项目是联盟今年的核心工程,计划投入500万,为100所乡村学校搭建数字化教学平台,还要培训200名乡村教师,难度不小啊。”
陈曦指尖划过计划书封面,心里既兴奋又紧张——这是她创业以来接手的规模最大、资源投入最多的项目,一旦成功,不仅能让工作室在“公益+科技”领域站稳脚跟,还能为乡村教育带来实质性改变;可若失败,不仅会辜负联盟的信任,还可能影响工作室后续的发展。
“这个项目需要整合技术开发、教师培训、公益资金监管、推广传播四个板块,涉及的环节多、周期长,对执行团队的专业度和统筹能力要求很高。”顾衍之的目光落在陈曦身上,语气带着信任,“联盟经过讨论,决定由星途推广工作室牵头负责,其他成员企业提供资源支持。陈曦,你有没有信心接下这个挑战?”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等待她的回答。陈曦深吸一口气,翻开计划书的执行细则,脑海里快速梳理团队的优势:之前的“画作认购”项目积累了丰富的乡村学校对接经验,与林知珩的合作让团队对教育公益的需求有了更深理解,顾衍之、陆星辞等盟友能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这些都是完成项目的底气。
“我接下这个项目!”陈曦抬起头,眼神坚定,“我们团队会在一周内拿出详细的执行方案,明确各阶段目标和分工,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落地。”
散会后,顾衍之特意留下陈曦,递过一杯温水:“这个项目难度不小,尤其是‘数字化教学平台适配乡村学校网络环境’和‘教师培训效果跟踪’这两个难点,你们要提前做好应对方案。要是需要技术或资金支持,随时跟我说。”
“谢谢您的提醒,我们会重点攻克这两个难点。”陈曦认真记录下重点,“我计划联合师范大学的技术团队,开发适配低网速环境的轻量化平台;教师培训方面,会联合林知珩教授设计‘线上+线下’结合的课程,还会建立培训效果跟踪表,确保每一位教师都能掌握数字化教学技能。”
回到工作室,陈曦立刻召集团队召开紧急会议,将项目拆解为四个小组:
? 技术对接组:由曾参与过APP开发的小郑带队,负责与师范大学技术团队对接,明确数字化平台的功能需求和适配要求,一周内出具技术需求文档;
? 教师培训组:由擅长内容策划的小周负责,联合林知珩教授设计培训课程,制定培训计划和效果评估标准;
? 资金监管组:由财务专业的小林负责,联合市公益基金会,建立项目资金专项账户,确保每一笔支出透明可查;
? 推广传播组:由李萌负责,制定项目预热、执行、收官全阶段的传播计划,吸引更多企业和公众关注乡村教育数字化。
“这个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可能需要大家加班加点,但这是我们工作室实现突破的重要机会,也是为乡村教育做实事的好机会。”陈曦看着团队成员,语气里满是期待,“我会和大家一起加班,有任何困难我们共同解决,绝不单独让某个人承担压力。”
“陈总放心!我们肯定全力以赴!”团队成员异口同声地回答,眼里满是斗志。
接下来的一周,工作室变成了“战场”。技术对接组的小郑每天往返于工作室和师范大学之间,为了确认一个平台功能细节,常常和技术团队讨论到深夜;教师培训组的小周反复修改培训课程大纲,还特意去乡村学校调研,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资金监管组的小林熬了三个通宵,制定出详细的资金监管流程和公示方案;陈曦则每天穿梭在各个小组之间,协调资源、解决问题,常常忙到凌晨才能回家。
就在项目执行方案即将完成时,技术对接组遇到了难题——师范大学技术团队提出,乡村学校的网络环境复杂,轻量化平台的开发难度比预期高,需要额外增加20万开发费用,且开发周期要延长两周。
“怎么办?额外增加费用和周期,会不会影响联盟对我们的信任?”小郑焦急地说,眼里满是自责,“都怪我之前没充分调研网络环境,才导致现在出问题。”
“这不怪你,乡村网络环境的复杂性确实超出了预期。”陈曦安慰道,立刻联系顾衍之和师范大学技术团队召开线上会议,“我们可以调整平台功能,优先开发‘在线备课’‘资源共享’等核心功能,非核心功能后续迭代更新,这样既能降低开发成本,又能缩短周期。”
经过反复沟通,技术团队同意调整功能优先级,开发费用仅增加5万,周期延长一周,难题顺利解决。小郑松了口气,感激地说:“陈总,还好有你在,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收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