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山田先生在京都一家传统料亭宴请周教授一行。席间,大家品尝着京都特色美食,聊着学术与生活。山田先生问起基金会的公益项目,周教授详细介绍了非遗青年创业扶持、乡村非遗希望小学等项目,山田先生感慨道:“你们把学术研究和公益实践结合得这么好,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太了不起了。”
周教授举起酒杯:“这离不开我的团队,离不开陈曦他们这些年轻人的支持。是他们,让我的学术研究有了落地的载体,让非遗保护真正惠及了传承人。”陈曦连忙说:“周教授,您太谦虚了。是您的学术引领,让我们的公益项目更有方向、更有深度。”
学术交流:碰撞思想,共促非遗传承
在京都大学的三天里,周教授马不停蹄地参与了多场学术交流活动。他走进京都大学的非遗研究实验室,与年轻学者探讨数字化记录技术的创新应用;他在课堂上为学生们答疑解惑,分享中国非遗保护的实践案例;他还与京都大学达成了合作意向,双方将共享非遗数字化数据库,每年互派学者交流学习。
在一场“中日非遗传承青年对话”活动中,周教授看到两国年轻传承人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眼里满是欣慰:“非遗传承的希望,在年轻人身上。我们这些老学者,能做的就是为他们铺路搭桥,让他们的路走得更宽、更顺。”
苏星然作为基金会公益大使,也受邀参与了活动,她分享了自己通过公益直播、公益探访等方式,助力非遗传播的经历。日本年轻传承人纷纷表示,希望能与中国传承人开展合作,共同开发非遗创新产品。
周教授还参观了京都的传统漆器工坊、织锦工坊,与当地传承人交流技艺传承经验。在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漆器工坊,周教授详细询问了漆器的原料采集、制作工艺、销售渠道,当得知工坊通过线上平台将产品卖到了全球,他欣慰地说:“这就是活态传承的最好方式,既要坚守传统,也要与时俱进。”
沈亦舟趁机拍摄了大量非遗技艺的视频素材,笑着说:“这些素材可以做成短视频,让更多中国年轻人了解日本的非遗文化,也促进两国非遗文化的交流。”
尾声:赴约圆满,薪火相传
离别的那天,京都大学的师生们特意来到机场送别周教授。山田先生紧紧握住周教授的手:“周君,希望我们以后常联系,继续加强学术交流,共同为非遗保护事业努力。”周教授点点头:“一定,我会在国内等着你的来访,也欢迎京都大学的师生们到中国看看,看看我们的非遗公益项目。”
飞机起飞时,周教授望着窗外渐渐远去的京都城,眼里满是不舍与坚定。“这次赴约,太圆满了。”他说,“不仅弥补了二十年前的遗憾,还达成了学术合作,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非遗传承的希望,看到了不同国家、不同年龄的人,都在为守护传统文化而努力。”
陈曦笑着说:“周教授,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我们还会陪您参加更多学术交流活动,让您的学术成果影响更多人,让中国的非遗保护经验走向世界。”林砚舟补充道:“我们已经在规划下一次学术交流了,下次我们去英国,看看那里的非遗保护情况。”
周教授摇摇头,笑着说:“接下来,我想把更多精力放在国内,放在年轻人身上。我想编写一套非遗保护的教材,让更多学生了解非遗、热爱非遗;我想多带带年轻学者,把我的学术经验传承下去。”
飞机翱翔在蓝天之上,阳光透过舷窗洒在周教授的脸上。这场跨越二十年的学术之约,不仅弥补了周教授的遗憾,更促进了中日非遗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而“忠犬联盟”的伙伴们也明白,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无论是学术之约,还是公益之路,他们都会一直陪着周教授,坚守初心、薪火相传,让非遗文化在全球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喜欢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