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传来脚步声。
他抄起火钳就要反抗,却见来人放下一只木盒,转身就走。
他迟疑片刻,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套精巧的打磨工具:曲率规、抛光石、校准尺……全是西域失传的制镜器械。
盒底压着一张纸条:
你造得出这样的镜子,为何甘心骗人?
夜深人静,风镜先生伏案写下回信。
他画出了所有反射点位图,标清每一面铜镜的角度与安装时间。
最后一页,只有一句话:
我知道我是假的……可他们需要真的相信。
墨七弦读完信,久久不语。
她望向窗外,雨已停歇,晨雾初散。
街巷之间,那些曾被忽略的纸页正在苏醒——它们不再是废纸,而是火种。
而在她案头,一份全新的文稿正在成型,标题已被刻入陶片:
《考疑十二问》
第一问:何谓真?
第二问:谁定伪?
最后一行字尚未落笔雨水洗过的青石板还泛着湿光,晨雾尚未散尽,整座城却已沸腾。
墨七弦坐在工坊深处,指尖轻抚过案上那卷刚刚烧制完成的陶简。
十二枚陶片串联成册,刻痕深峻,字字如凿——《考疑十二问》。
她不着神异,不论玄理,只列事实、摆逻辑、问因果。
每一问都像一把冷刃,直插“天工神迹”的命脉。
“小篾儿。”她抬眼。
门外候着的小女孩立刻冲进来,赤脚踩在木地板上,发出清脆声响。
她身后跟着十几个盲童,皆是街头拾荒、被人遗弃的孩子,眼睛看不见,耳朵却比谁都灵,记性更是惊人。
他们不懂文字之美,却能背下整本机关图纸的装配顺序,能在风声里听出齿轮转速的偏差。
“你们的任务,不是解释,不是辩论。”墨七弦声音平静,“只是读。一字不差地读。”
小篾儿接过陶简副本,用指尖细细摩挲刻痕,随即咧嘴一笑:“我们看不见图,但记得住道理。你说的每一句话,我们都听得懂。”
当第一缕阳光爬上城楼时,街头巷尾响起了稚嫩而坚定的声音:
“第一问:若神火不耗柴,为何每日有三百车木炭运入?”
“第二问:若圣女通灵,为何每月初七必病倒休养?”
“第三问:九机阁所藏‘古籍’为何漆色新于外皮,虫蛀反生于内页?”
问题如针,刺破沉默的空气。
起初有人怒斥,说这是妖言惑众;可渐渐地,买菜的大娘发现,自己家灶台烧一捆柴够三天,而神庙一天竟要三百车?
铁匠铺的老汉回忆,每到“神光降世”前夜,总见黑衣人往山上扛大箱,箱角露出铜管残片……
百姓开始自发记录:谁家孩子发烧偏在祭典前后,哪位长老每逢大典就突然“闭关”。
一本本粗糙的《反圣迹日记》在暗中传抄,纸页发黄,字迹歪斜,却条理清晰,证据确凿。
九机阁震怒。
紧急召集令传遍天下:“天工祭”将提前开启,祖庭核心即将释放千年智慧之光,凡质疑者,皆为渎神逆民!
萧无咎的密信深夜送达:“煽动已成势,万民齐聚龙脊伪迹。若你不能当场证伪,恐血流成河。”
墨七弦看完信,静静吹熄烛火。
她没有动身前往祭坛,反而牵起小篾儿的手,走入地下三层的禁制密室。
这里埋藏着她三年来最隐秘的研究成果——一台外形如普通铜匣的装置,表面布满细密纹路,内部嵌套着微型共振发生器与能量导引阵列。
她将风镜先生亲笔绘制的日轨图输入系统,调整频率参数,低语:“既然你们靠光立神,那我就让光自己说话。”
子时三刻,无声无息。
整座龙脊山南坡的岩壁,忽然浮现出淡淡的蓝色脉络,蜿蜒如河,交织成网。
那些线条与《破妄图说》中标注的“能量轨迹”完全重合,分毫不差。
风镜先生躲在远处山崖,亲眼目睹这一幕,双膝一软,跪倒在地,老泪纵横:“原来……真有天工留下的记号……我骗了所有人,可这光……它竟然真的回应了!”
而在墨七弦的脑中,启智钉闪烁红光,一行冰冷提示浮现:
【群体信念场建模完成度37%,警告:持续使用将导致神经负荷超标】
她闭了闭眼,呼吸微滞,随即睁开,目光更冷。
风暴尚未降临,真正的对决,将在明日正午展开。
喜欢上古神工之术之傀儡天工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上古神工之术之傀儡天工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