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海意识最后的指引——“寻找‘观察者阵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方舟内部激荡起层层涟漪。技术团队立刻投入全部精力,在庞大的数据库和星图间疯狂检索,试图找到任何与这个神秘设施相关的蛛丝马迹。墨辰更是双眼通红,几乎住在主控台前,不断调整着算法,对比着光海意识传递来的碎片化感觉与已知的天文现象。
林烬则与明心、石坚、艾拉以及稍事恢复的苏萤,再次齐聚静修室,复盘与光海意识沟通的每一个细节。
“它极度恐惧,称‘观察’即可能被‘察觉’。”明心道人捋着长须,面色凝重,“这‘观察者阵列’恐怕并非善地,即便找到,接近的风险也极大。”
“但它似乎又是唯一可能提供另一个视角的信息源。”石坚沉声道,“总好过我们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艾拉的眼神已经从不稳定的情绪中挣脱出来,重新变得锐利而冷静,属于学者的探究精神压过了痛苦:“‘冰冷的星辰逻辑’,‘覆盖星海的网络’…如果‘先驱’文明真如这些描述,那么他们的造物必然符合某种极致的、冰冷的数学之美。寻找它的阵列,或许不能依靠常规的星图比对,而需要…算法匹配。匹配宇宙背景辐射中可能存在的、极其规律的微弱波纹,或者引力场分布中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异常平滑点’。”
苏莹感受着心口光种与网络的融合,轻声道:“它最后提到‘答案需自行拼凑’,‘勿完全相信记录’…这意味着即便找到观察者阵列,其提供的信息也可能有偏差,甚至陷阱?”
林烬安静地听着众人的讨论,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浩瀚的光海。那平静的能量之海之下,沉睡着太多悲伤和秘密。
“恐惧源于未知,也源于无力。”他缓缓开口,“光海意识害怕‘它们’,是因为它无法对抗,甚至无法理解。它指引我们前往,或许…也存着一丝希望,希望我们这些‘变量’,能做到它做不到的事。”
“但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他转向墨辰所在的主控室方向,“分析有结果了吗?”
仿佛回应他的询问,主控室方向突然传来墨辰激动到近乎变调的声音:
“找到了!有一个模糊的匹配项!”
所有人瞬间被吸引过去。
主屏幕上,一片远离任何已知星系的、近乎绝对虚无的星域被放大。那里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呈现出一种极其细微的、但绝非自然形成的规律性冷斑,其分布模式像是一种无法理解的编码。同时,该区域的引力透镜效应也存在微不可察的“过于平滑”的异常。
“概率只有67.3%,但已经是所有筛选条件中最高的一个!”墨辰兴奋地汇报,“坐标极其遥远,远超我们之前任何一次航行范围!”
希望刚刚燃起,立刻又被现实的距离浇了一盆冷水。以方舟现有的引擎技术,前往如此遥远的坐标,所需的时间和能量都是难以想象的。
就在这时——
嗡……
一股微弱却清晰的波动,再次从光海深处传来,轻轻拂过方舟。
这一次,不再是混乱的意识流,而是一段极其凝练、结构严谨的信息包。它绕开了苏萤的网络,直接传递给了正在静修室的林烬,仿佛认定他是唯一有资格接收的存在。
林烬微微一怔,闭目凝神接收。
那信息包在他“眼前”展开,并非语言,而是一份由纯粹光纹构成的、复杂无比的协议。
其标题为:【紧急避险协议 - 第七号修正案】
协议内容极其晦涩,充斥着大量无法直接理解的术语和法则定义,但其核心要点,却清晰可辨:
1. 协议目的:为应对“创世引擎”级别事故导致的不可控法则灾难,为文明留存最后火种。
2. 执行条件:当监测到多个核心节点失效,且“监管者序列”背离初始协议时,自动触发或由具备足够权限者手动触发。
3. 协议内容:启动位于【坐标数据】(一个动态变化的复杂公式,需实时计算)的“隔离与观察站”。该站独立于创世引擎网络,拥有最高级别的物理及法则隔离屏障,内置完备的生态维持系统和知识库备份(版本较旧),并配备有限的“现实稳定锚”制造能力。
4. 访问权限:需同时具备“生命图谱”认证(高兼容性生命能量签名)与“秩序之源”操控权限(高阶法则干涉能力)。
5. 警告:该站仅为避险所,非最终解决方案。其位置动态变化以规避风险,启动可能吸引残留“清除程序”或引起未知存在注意。
这份协议,显然就是光海意识之前提到的、它所能提供的最后帮助!
林烬缓缓睁开眼,将协议的核心内容转述给众人。
静修室内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难以抑制的激动!
“隔离与观察站!还有这样的地方!”石坚虎目放光。 “生命图谱认证…苏萤主母的光种和网络或许可以满足!秩序之源操控…林烬陛下您的力量…”明心道人声音颤抖。 “动态坐标…需要实时计算…这…”墨辰先是狂喜,随即又被技术难题难住。 “有限的现实稳定锚制造能力!”艾拉抓住了最关键的一点,“如果‘寂灭潮汐’真的存在,这东西可能是我们最需要的武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