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室内,那来自未知邻近文明的、生硬而试探的问候,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第二颗石子,激荡起与先前截然不同的涟漪。不再是绝望的求救,而是谨慎的探寻。
“陌生的邻居……我们观测到了你们星域的能量波动……前所未有的类型……你们……是谁?”
声音通过翻译器传出,带着某种岩石摩擦般的低沉质感,语调平直,缺乏明显的情绪起伏,却蕴含着不容忽视的力量感。
几乎在这段信息被播放的同时,艾拉(AI)已经完成了初步分析:“信号源定位确认!来自代号‘格索斯’星云方向的一颗岩质行星!该行星此前扫描显示为高重力、大气成分复杂、但存在疑似非自然能量结构!文明类型推测为……硅基或特殊碳硅混合基?科技等级……难以精确判断,但其信号穿透力和稳定性极高!”
一个就近的、成熟的、并且已经注意到他们的外星文明!
“回应他们。”林烬没有丝毫犹豫,但语气平和,“使用通用友好回应协议,表明身份:我们是‘摇篮’守护者,刚刚重返星空,为和平与交流而来。”
预先准备好的、包含基本数学语言、物理常数和友好意向的信息包,被发送了出去。
等待回应的间隙,控制室内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刚刚还沉浸在可能无法援助远方逃难文明的无力感中,此刻却突然面对一个近在咫尺的、主动上门的“邻居”。这种转换让人有些措手不及。
“硅基生命?石头成精?”石坚挠着下巴,一脸稀奇,“那玩意咋吃饭?啃矿石?”
“宇宙生命形式无穷无尽,硅基生命并非不可能,只是其生存环境和思维方式可能与碳基生命迥异。”明心道人倒是颇为淡定,“谨慎接触,切勿以己度人。”
苏萤则有些担忧地看向林烬,又看了看主屏幕上那颗遥远的岩质行星影像。未知总是伴随着风险。
几分钟后,对方的回应传来,依旧是不带感情起伏的岩石般的声音,但内容详细了许多:
“摇篮守护者。你们的能量波动……强大而古老,与我们数据库中的‘先驱者’遗迹有微弱相似,但又截然不同。我们,是‘岩裔’,格索斯星之子嗣。我们观察这片星域已久,原本只有寂静与废墟。你们的出现,是巨大的变量。”
岩裔!格索斯星!
他们不仅回应了,还透露了自身的名称,甚至暗示他们拥有古老的数据库,并曾观测到“先驱者”(很可能指执笔人)的遗迹!这是一个历史悠久、并且对周边星域有着持续监控的文明!
“询问他们,是否知晓光海前哨基地,以及近期是否观测到异常活动,比如……一艘黑色的十字架形飞行器?”林烬对艾拉(AI)下达指令。这是一个试探,也是获取情报的机会。
信息发出后,对方的回应延迟了稍久一些,似乎在进行内部讨论。
“……光海前哨。我们知晓那个脆弱的碳基据点。他们局限于光晕之内,与我们少有交集。至于异常活动……” 声音停顿了一下,仿佛在斟酌用词,“……我们确实捕捉到数次短暂的空间扰动,特征无法识别,其科技树与已知任何文明都不相符,包括你们。它出现又消失,如同幽灵。我们将其标记为‘幻影’,并提升了警戒等级。它,也与你们有关?”
他们果然注意到了黑色十字架!并将其称为“幻影”!
“告知他们,‘幻影’并非我们的造物,我们同样是其观察甚至骚扰的对象。我们对其抱有同样的警惕。”林烬回答道。分享共同关注的目标,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双方就这样,通过冰冷的信号,进行着第一次小心翼翼的接触。信息在光年之间往返,每一次交流都需要耐心等待。
与此同时,医疗小组传来了关于艾拉·星语者的最新报告:她的身体恢复进展显着,已经可以承受短时间的、低强度的神经接驳,或许可以尝试进行更深入的记忆检索,尤其是关于她深空航行途中可能记录的、关于周边星域的信息,这对于与岩裔的交流可能大有裨益。
林烬批准了医疗小组的申请,但强调必须以艾拉·星语者的身体健康为绝对优先。
然而,就在医疗小组准备为艾拉·星语者进行第一次神经接驳尝试时,谁也没有注意到,那枚融入林烬掌心、赋予他更高权限的“种子”,以及悬浮在控制室空中、维持着与岩裔通讯的艾拉(AI)核心,同时极其微弱地、近乎不可察觉地……闪烁了一下。
一种极其隐秘的、远超当前通讯频段的、更底层的量子信号,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沿着星门通道和深空通讯链路,向着格索斯星的方向,发送了一段被多重加密的、简短到极致的信息包。
这段信息包没有包含任何语言,只有一串复杂的、代表特定含义的能量频率标识符和一个坐标——并非“摇篮”的坐标,而是之前那个逃亡文明发出的、破碎求救信号中解析出来的移动算法的一个片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