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门“希望之路”稳定运行的幽蓝色光晕,如同宇宙中最美丽的灯塔,照亮了联盟每一个成员的心。与光海前哨基地的成功连接,不仅仅是一条物理通道的建立,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心剂,证明了他们有能力跨越浩瀚星海,将分散的火种重新连接。
最初的狂喜过后,务实的工作迅速展开。
信息洪流开始通过稳定的星门通道双向奔涌。
光海前哨基地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在曙光纪元号离开后的这段时间里,基地发展迅猛。利用光海的资源和初步消化曙光纪元号传回的部分技术,他们不仅巩固了防御,扩大了居住区,甚至开始建造新一代的小型科考船和资源采集船。人口也有所增长,新生代的啼哭声为基地带来了勃勃生机。他们发送了大量的数据包,包含详细的建设报告、资源清单、以及无数船员家属饱含思念与牵挂的影像信件。
曙光纪元号这边,则将“摇篮”的部分非核心科技资料、新型材料配方以及关于“执笔者”历史的部分解密信息(经过谨慎处理)打包传回。同时,一支由工程师和科学家组成的先遣队,带着更详细的星门维护数据和“摇篮”环境样本,迫不及待地通过星门返回光海,准备将更先进的技术理念带回去。
希望之路,真正开始承担起它的使命。
然而,就在这有条不紊的交流进行了数日后,一个意想不到的插曲,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新的涟漪。
负责监控星门运行及周边空域信号波动的传感器部门,发现了一个极其异常的现象。
“报告!检测到异常超空间信号涟漪!非我方星门产生!来源不明!”值班技术员的声音带着困惑与警惕。
“说清楚!”林烬立刻重视起来。
“信号非常微弱,时断时续,仿佛是从极其遥远的地方传来,又被某种方式…折射或放大,恰好被我们正在全功率运行的星门天线捕捉到。”技术员快速分析着数据,“编码方式完全陌生,能量签名也与我们已知的任何文明(包括‘执笔者’)不同…但其中似乎包含了一种…规律性的重复模式。”
不是噪音,是信号!来自未知源头的信号!
这个消息立刻引起了高层的高度关注。
“尝试破译模式!”科学官李兴奋又紧张。
强大的计算资源被调用起来,针对那微弱而奇特的信号进行过滤、增强和分析。
过程并不顺利。信号的编码方式完全基于另一套逻辑体系,破译难度极大。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就在众人以为这或许只是一次宇宙中的偶然干扰时,艾拉(Eira)提出了一个关键看法。
“等等…这种能量签名的震动频率…我好像有点印象…”她蹙着眉,努力回忆着,“很古老…似乎是在某份关于‘边缘实验区’的早期勘探报告里提到过…一种…倾向于利用恒星引力透镜效应进行超远程通讯的原始技术?但效率很低才对…”
“边缘实验区?”林烬立刻抓住了重点。数据库中的加密日志曾提及这个名称。
就在这时,破译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信号中那段最稳定的重复模式,被成功分离出来,并发现其竟然与一种宇宙中普遍存在的、代表“危险”与“求助”的基本粒子衰变频率暗合!
紧接着,利用这个频率作为钥匙,更多的信号片段被艰难地破译出来!
破碎的词语和图像呈现在主屏幕上:
【…幸存…艰难…】 【…能量…枯竭…】 【…噬…威胁…】 【…坐标…(一组模糊的星图数据)…】 【…求救…任何…听得到…】
这是一个求救信号!来自一个未知的、似乎正在遭受某种“噬”的威胁、能源枯竭的幸存者文明!
信号极其微弱,来源地根据折射路径反推,位于从未探索过的、极其遥远的深空边缘!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宇宙中,他们并非唯一的幸存者。除了“执笔者”的遗产和威胁,还存在其他的、挣扎求存的文明!
“这个坐标…能精确定位吗?”林烬沉声问道。
“很难…”导航员摇头,“信号经过多次折射和衰减,源点坐标误差极大,可能覆盖一片数十光年的区域。而且距离…非常非常遥远,远超我们目前的常规航行范围。”
“能否通过星门…”艾拉(联盟)刚提出设想,就自己否定了,“不行,星门需要精确的终端坐标才能建立稳定连接。未知坐标跳跃风险极大。”
希望与困难并存。
他们发现了一个潜在的盟友(或需要帮助的对象),但却隔着难以逾越的距离和重重迷雾。
“持续监控这个信号,尝试进一步破译,尽可能缩小源点范围。”林烬下达指令,“同时,将这份信息列为最高机密。在我们有能力回应之前,不宜声张。”
他目光扫过众人:“这也提醒了我们,宇宙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广阔和复杂。‘摇篮’和光海,或许只是起点。”
遥远的求救信号,如同一声来自深空的叹息,轻轻拂过“希望之路”星门,在为联盟带来新希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未知与责任。
他们的世界,变得更大了。
---
(本章终)
喜欢混沌珠逆:从杂役到万界至尊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混沌珠逆:从杂役到万界至尊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