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信号的阴影,如同无形的大手,扼住了联盟刚刚舒展的咽喉。那稳定而冰冷的高维嗡鸣,以其不可理解的方式和缓慢却坚定的频率攀升,成为了悬在每一个决策者心头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应对它,成为了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
紧急安全会议在一种高度压抑的氛围中召开。全息星图中央,那代表神秘信号的诡异波形如同心脏般搏动,旁边是不断更新的、令人不安的数据:无法定位的源点、未知的能量签名、以及那条稳定指向临界点的、令人窒息的时间线。
“被动监测和防御远远不够。”科学官李的声音沙哑,眼中布满血丝,“我们甚至不知道它是什么,如何防御?当它的频率达到临界点,会发生什么?空间撕裂?维度崩塌?还是引来更可怕的东西?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弄清楚它的源头和本质!”
“但信号无法定位!”一位负责监测的官员几乎是绝望地喊道,“它像雾气一样弥漫在整个区域,我们所有的追踪手段都失效了!就像在一片浓雾里寻找一个只发出声音、却没有位置的喇叭!”
“那就扩大搜索范围!”另一位舰队指挥官拍案而起,“组织侦察舰队,以‘摇篮’为中心,向外进行扇形跃迁侦察,总能找到信号强度变化的梯度方向!”
“太慢了!而且风险极高!”立刻有人反对,“谁知道信号源附近有什么?万一侦察舰队正好跳进陷阱怎么办?我们承受不起更多的损失!”
会议陷入了僵局。面对一个无法定位、无法理解的威胁,所有常规手段似乎都苍白无力。
就在争论不休之际,艾拉(Eira)缓缓开口,她的声音带着一种异常的冷静,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也许…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广的撒网,而是…更深的‘倾听’。”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她。
“更深?”林烬看向她。
“是的。”Eira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众人,“这个信号的本质是高维震动。我们现有的三维宇宙的探测手段,自然无法准确定位一个可能源自更高维度的源点。我们就像试图通过水面上的涟漪去寻找水底的石子,只能感受到波动,却看不到石子本身。”
她的话点醒了众人。
“你是说…我们需要能‘感知’或‘介入’高维度的技术?”科学官李立刻反应过来,眼神一亮,但随即又黯淡下去,“但我们对高维技术的理解还停留在理论阶段…”
“不,‘摇篮’有。”Eira深吸一口气,说出了她思考已久的方案,“数据库的三级权限里,有一项被封存的技术——‘维度潜航探针’的设计蓝图。那是‘执笔者’文明后期为了探索宇宙膜之外的理论而设计的,从未大规模应用,因为它极其危险,对能量和材料的要求也极高,而且…据说进行高维探测本身就可能引来未知存在的注视。”
她顿了顿,看向林烬:“但现在,我们可能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制造这种探针,向信号传来的高维方向发射,或许能穿透‘迷雾’,直接‘看’到信号的源头。”
会场一片寂静。高维探测?这听起来比深空侦察还要冒险百倍!
“引来未知存在的注视…”一位议员喃喃道,语气充满恐惧。
“但坐以待毙,同样危险!”另一位议员反驳,“至少这是在主动寻求答案!”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林烬。这一次的抉择,比是否回应遥远求救信号更加艰难,涉及到了他们几乎无法理解的领域。
林烬沉默着,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稳定攀升的信号波形。那冰冷的规律性,仿佛是一种漠然的倒计时,不容置疑,不容忽视。
逃避,无法解决问题。等待,可能等来毁灭。
他缓缓抬起头,眼神变得坚定:“批准‘维度潜航探针’项目。集中所有资源,优先研发制造。由艾拉(Eira)和科学部首席团队共同负责。”
他看向Eira:“务必确保所有安全措施到位,将风险降至最低。”
“明白。”Eira郑重地点头,紫罗兰色的眼眸中闪烁着凝重与决心。
“同时,”林烬补充道,目光扫过众人,“‘窥渊’计划暂停,但不是取消。侦察舰‘夜影号’的改装继续进行,但其任务目标变更。”
他指向星图上那片遥远的、发出求救信号的星域:“既然神秘信号暂时无法定位源头,我们更不能忽略这个已知的、可能存在的威胁或盟友。‘夜影号’的任务改为:隐匿前往求救信号区域,进行极限距离的远程观测,不直接接触,不惜一切代价获取关于‘噬’的情报后立刻返回。”
双线并进。一条线指向无法理解的高维威胁,另一条线指向遥远的、可能存在的实体威胁。
“这项任务同样危险重重。”林烬看向即将负责“夜影号”行动的指挥官,“你们将是联盟伸向最深黑暗的触角。我需要你们带回信息,而不是无谓的牺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