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方碑带来的绝望寒意,尚未在“摇篮”高层完全散去,但那来自上一个周期“守望者”文明的庞大幽灵舰队本身,除了是一座警示碑,更是一个前所未有、超越想象的技术宝库。尽管大部分舰船已彻底死寂,但其残骸中蕴含的科技碎片,依旧让联盟的科学家们陷入了某种近乎癫狂的兴奋与敬畏之中。
“掘墓人”科考队的工作重心,立刻从单纯的考古发现,转向了有针对性的技术打捞与分析。在SRF舰队的严密护卫下,一支支专业工程小队穿着最高级别的防护服,如同手术刀般,小心翼翼地切入那些相对完好的舰船残骸内部。
过程依旧充满风险。一些残骸内部依旧残留着诡异的能量陷阱或时空褶皱,数名工程师因触发某种未知的被动防御机制而受伤,甚至有一艘小型打捞船被突然坍缩的局部空间彻底吞噬,尸骨无存。
但收获,同样惊人。
首先被重点关注的是那艘最大的、曾有过微弱反应的“永眠号”。虽然其核心区域依旧无法进入,但工程队从其辅助动力舱段的外部接口,成功剥离出一套完整的能量缓冲与转化模组。这套模组的技术原理与联盟现有的体系截然不同,它似乎并非单纯地储存或释放能量,而是能极其高效地将狂暴无序的能量(甚至包括一定程度的空间波动)转化为稳定可控的输出。
“效率比我们的最新型号高出至少百分之三百!而且对潮汐能量波动似乎有天然的适应性!”能源首席科学家看着初步分析报告,激动得声音发颤,“如果能把这种技术应用到秩序锚点网络上,缓冲效率将得到质的提升!林烬大人进行微调时的负荷也能大大减轻!”
另一边,材料学家们对打捞回来的舰船外壳碎片如获至宝。经过分析,这是一种在联盟实验室里仅存在于理论阶段的超密态复合材料,它不仅强度极高,更能有效分散和吸收多种形式的能量冲击,甚至对熵增侵蚀都有一定的延缓作用。
“完美!这是建造下一代方舟外壳的理想材料!甚至可以用来加固锚点本身!”材料学实验室里一片沸腾。
最令人震惊的发现,来自对一支小型护航舰残骸的剖析。这艘舰船的引擎部分保存相对完好。联盟工程师们冒着巨大的风险,终于成功激活了其残存控制核心的一个离线日志模块。
日志中大部分数据已损坏,但其中一段关于引擎运行的参数记录和理论推演片段,却让所有看到它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目瞪口呆。
那并非传统的聚变、反物质或者曲速驱动原理。那是一种更为激进、更接近宇宙本源的——时空拓扑推进理论。
它描述了一种如何通过精妙到极致的能量场操控,在飞船前方“创造”一个临时的、微观的时空凹陷,同时在后方“抚平”时空褶皱,从而实现近乎无视惯性、效率高得离谱的推进方式。其理论模型中甚至涉及了对宇宙常数局部微调的猜想!
“这……这简直是神之领域……”一位资深理论物理学家看着那片段,喃喃自语,仿佛一生的信仰都被颠覆了,“如果这理论成立并能实用化,我们的飞船速度将不再受光速限制,能源利用率将跃升数个数量级!深空勘探、资源采集、甚至……甚至方舟的生存概率都将极大提升!”
“永眠号”上发现的那些无法理解的技术名词——“维度潜航”、“奇点炸弹”——似乎也找到了部分对应的理论基础。虽然仅仅是皮毛,却足以给联盟科技树指明一个全新的、充满无限可能的发展方向。
好消息如同强心针,迅速冲淡了黑色方碑带来的绝望情绪。整个联盟的科研力量都被动员起来,疯狂地吸收、解析、尝试复现这些来自上一个周期的技术遗泽。
一座座新的实验室拔地而起,能源部门、材料部门、推进技术部门开始了日以继夜的攻关。联盟的科技水平,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飞跃!
艾拉成为了最忙碌的存在。她的逻辑核心无比适合处理这海量的、看似杂乱无章的上古技术数据。她高效地统筹着所有研究项目,分配资源,进行模拟计算,优化解析流程。每一天,都有新的技术瓶颈被突破,都有基于上古科技改良的新设计图被下发到工厂。
她甚至主动提交了一份方案,建议利用新发现的能量缓冲技术和超密态材料,对“摇篮”和主要居住星球的核心能源中心进行升级改造,以应对未来可能更剧烈的潮汐波动。
一切看起来都充满了希望。上古文明的馈赠,似乎正是联盟打破绝望周期、延长守望时间的关键钥匙。
然而,福兮祸所依。
在这片技术狂热的浪潮之下,一些细微的、却可能致命的隐患,已经开始悄然浮现。
首先是对这些技术的理解不足。联盟科学家们更多是在“模仿”和“应用”那些相对容易复现的技术模块,但对于其最底层的核心原理,尤其是涉及时空本质层面的部分,理解极其有限。这就像一群原始人得到了一个打火机,他们会用了,却完全不明白燃烧的化学原理,更遑论制造第二个。这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潜藏着巨大的应用风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