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慧,过来帮忙!”
张野朝着田小慧低喝一声,半扶半抱着昏迷的敌特。
虽然田小慧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
但也突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她也是从战场上回来的人,立刻跑了过来。
“张野,什么情况?”田小慧低声问道。
“敌特!”
张野连忙说道:“先找一个没人的房间!”
“跟我来!”
田小慧向四周看了看,发现没有人注意到这边后,带着张野来到三楼楼梯旁的一个空病房。
张野将敌特扔到地上,用病床上的床单,把敌特捆绑住后,将敌特身上的手枪和两枚手榴弹掏了出来。
而后,又将那个小巧的金属盒和裤兜里的地图,也拿了出来。
看到手枪和手榴弹时,田小慧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
“小慧,这个位置是哪?里面是什么人?”
张野将地图打开,指着上面标记的位置,向田小慧问道。
田小慧凑近一看,脸色顿时变得更加难看,低声说道:“这是三楼的特需病房区,里面住的是正在这里休养的苏联专家别里科夫工程师!”
她猛地抬头看向张野,震惊地说道:“他是冲着苏联专家来的,这要是出了事,外交上可就……”
张野的心也是猛地一沉。
苏联专家?
在这个年代,苏联专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们在各个领域援助建设,若是真在医院里被敌特刺杀成功,引发的将是极其严重的外交风波和政治事件。
敌特的用心何其歹毒!
张野立刻将那个金属盒打开,露出里面的注射器和无色液体:“你看这个!”
田小慧作为医生,对医疗器械极为熟悉。
她小心翼翼地拿起金属盒,凑近鼻尖轻轻嗅了嗅。
虽然隔着一段距离,但她还是闻到了一丝极其微弱,带着苦杏仁味的异样气息。
她的瞳孔骤缩,失声低呼道:“这气味,很可能是氰化物!”
“必须立刻通知保卫科和上级,还要确保别里科夫同志的绝对安全!”
田小慧急促地说道,转身就要往外跑。
“等等!”
张野一把拉住她,低声说道:“你去通知保卫科,让他们立刻秘密加强医院的防护,尤其是别里科夫同志病房的守卫。”
“让他们不要声张,以免打草惊蛇惊动可能存在的敌特同伙。”
“好!”
田小慧重重点头。
她知道张野在担心什么。
田小慧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白大褂,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快步走出了病房,朝着楼梯走去。
张野则留在病房内,走到窗户前,紧靠着墙壁,朝外看去。
他的神识已经将整个医院楼笼罩,并没有发现可疑人员。
但他不确定医院楼外面有没有其他敌特。
很快,张野便发现医院对面的茶楼里坐着两个男人。
这两人看似在悠闲地品茶,目光却极其隐晦地朝着医院望着。
他们的坐姿看似放松,但腰背挺直,放在桌下的手边各自放着一个不起眼的布包。
其中一个男人偶尔会抬手看似无意地调整一下衣领,动作与之前被张野制服的敌特如出一辙!
“果然有同伙接应!”张野心中凛然。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而密集的脚步声从外面传来。
很快,田小慧带着区医院保卫科长和几名保卫员,走了进来。
“周科长,这位是轧钢厂车队的队长张野。张野,这是我们医院保卫科科长周科长!”
田小慧给二人相互介绍了一下。
周科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他先是快速扫了一眼地上被捆得结结实实,依旧昏迷的敌特。
以及放在旁边的手枪、手榴弹和那个打开的金属盒,脸色瞬间变得无比严肃。
他上前一步,紧紧握住张野的手,用力晃了晃,说道:“张野同志,太感谢你了!田医生已经把情况简单跟我说了,你这次是立了大功,挽救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周科长,您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
张野没有居功,而是立刻切入正题,指向窗外快速说道:“周科长,情况很复杂。”
“我刚才暗中观察了一下,医院对面的茶楼里,还有两个可疑分子,很可能是他的同伙,负责在外围接应观察。”
周科长闻言,脸色更加凝重,立刻凑到窗边,朝着对面的茶楼小心望去。
作为保卫干部,他很快也确认了那两人的可疑之处。
“没错!看他们的架势,是老手!”
周科长眉头紧锁,低声说道:“他们手边的包里,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必须将他们控制住,但不能在医院门口动手,以免造成恐慌或者让他们狗急跳墙。”
张野冷静地说道:“我建议,立刻联系公安,请他们派便衣过来。同时,咱们保卫科派人从医院后门出去,绕到茶楼后面和侧面,形成包围。等公安的同志一到,里应外合,一举拿下!”
周科长有些惊讶地看了张野一眼,没想到这个年轻人不仅身手了得,心思也如此缜密,安排的方案专业且稳妥。
他立刻点头道:“好,就按你说的办!田医生,你立刻去院长办公室,汇报这件事情,并且用院长办公室的内部电话,联系区分局,请求支援,地点是医院对面红星茶楼,目标两人!”
“是!”
田小慧立即转身就走出病房。
周科长又对带来的几名保卫员低声吩咐道:“小王小李,你们两个立即从后院绕过去,盯住茶楼后门。”
“老赵,你带两个人去茶楼侧面巷子口守着。”
“记住,没有我的信号,绝不能轻举妄动!其他人,跟我在这里盯着,随时准备策应!”
“是!”
保卫员们领命,立刻分头行动,动作干净利落。
病房内暂时只剩下张野和周科长,以及地上昏迷的敌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茶楼里的两人似乎并未察觉到异常,依旧保持着固定的观察节奏。
大约过了七八分钟,几辆自行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茶楼附近的胡同里。
车上下来五六名穿着普通工装或中山装的男子。
而后分散开,朝着茶楼走去。
喜欢重生火红年代,我的技术领先百年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重生火红年代,我的技术领先百年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