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医突然笑了出来:“这是将胸中郁结之气尽数吐出!老臣行医四十载,见过不少被气到呕血的,但像魏王殿下这般吐得.....”他瞥了一眼暗褐色血迹,“如此彻底的,倒是头一遭。”
李泰猛地睁开眼睛,像是要把这个老东西生吞活剥了。
李世民先是出了口气,心道没事就好,随后就皱起眉头问道。“也就是说....”
“回禀陛下,”王太医还是那副不紧不慢的样子,拱了拱手,“魏王殿下这些日子忧思过重,脉象显示,魏王殿下的情绪又大起大落,以致气血逆行。今日这一吐,反倒是将淤血尽数排出。
只要静养半月,饮食清淡......”他故意停顿,目光扫到掉落在李泰衣摆上的李世民啃过的半块土豆,“尤其是忌食生冷异物...嗯...还有这些东西得洗洗再吃.....”
原本鸦雀无声的朝堂,不知道谁先小声的笑了起来,这笑声好像会传染一般。
顿时,满殿爆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笑声。就连郑玉、韦挺都用袖子遮着半张脸。
李泰的脸色由红转青,又由青转白,活脱脱的像庙里的无常鬼一般。
李泰看向王太医的目光好像要把他生吞活剥了一般,李泰知道自己没事儿,刚要暴起,“你!”
却被王太医一把按住了肩膀:“魏王殿下切莫要在动怒了。”
慢条斯理道:“你现在胸口可没有淤血给你吐了,再吐可就伤及肺腑了.....”
听到这儿,满朝文武再也压不住自己的笑声了,哄堂大笑了起来。
就连李承乾都笑的都弯起了腰。
不行,这个王太医太逗了。
看着还在挣扎的李泰,李世民也是极力的控制着自己的嘴角,怜悯的看着李泰,同情的说道,
“青雀,朕看你确实病了,传旨,魏王还是好好的去养病去吧。”
他转头看向王太医,“你不行去魏王......算了...你派一个医官去魏王府看着一下魏王,你好生开些调养的方子。”
他看出了魏王眼中的杀机,心想,朕要把王太医送过去,第二天准暴毙。
众人看着被抬出去的魏王李泰,太极殿内的笑声才渐渐的停了下来。
等到李世民回到了御座之上,一脸严肃的看着李承乾,想起了那天晚上李百药来找他的情景。
依稀的记得当时李百药跟他说有几种新作物....难道不止有土豆?
李世民阴沉下脸来,突然大声叫道:“太子!”
李承乾吓了一跳,不知道李世民叫他干啥。
“太子,你还有没有什么隐瞒朕的了?”
李承乾挠了挠头,想了想,疑惑道:
“儿臣东宫就那么大,那里有啥可以隐瞒父皇的。”
李世民一看,李承乾竟然自己不承认,于是索性也就直接问了:
“大胆,朕是问你,还有没有跟土豆一样高产的作物了!”
李承乾更是疑惑了,“父皇,儿臣记得,土豆、地瓜、还有玉米都给了给了李百药了,那天晚上,侍卫也是亲眼看到他进了皇宫的啊?”
李承乾突然看向百官之中,严厉的冲着李百药就道:“李中允,本宫问过太子妃了,土豆地瓜玉米都给你了,你没呈给陛下吗?”
李世民这才想起来,李百药刚拿出来土豆,自己就不信,然后将李百药斥退了出去。
看着跪在地上默不出声的李中允,李世民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了。
知道这是李百药在给自己留脸面。
于是李世民轻咳了一声,“那日他虽然进宫了,但是朕睡得早,没有见他,此事不用再提,那两种作物在何处?”
李承乾一躬身说道:“也在东宫,只不过没有种在大缸里,父皇想看,本宫让人送来便是。”
李世民点了点头,于是又是原来的一队玄甲卫,飞快的跑向了东宫,
不多时,带着4个箩筐跑了过来,其中两个箩筐还冒着丝丝的热气!
满朝文武都是好奇的张望起来。
李承乾上前也不藏着掖着,一把先开了两个没有冒热气的框。
其中一个盛放着一些纺锤形、外皮紫红的块状根茎。
另外一个箩筐里盛放着一筐裹着层层绿叶,顶端吐着金黄须穗的棒子。
“诸位请看。”
他拿起一块地瓜,拨开外皮,露出了橙红色肉质细腻的根块道:
“此为地瓜,又称红薯,亦贫瘠耐旱,藤蔓攀爬也可以生长。
地下结薯甚多,味道能果腹,又能充饥,也可以酿酒、制糖。此物亦亩产平均能达到33石。”
随后,他又拿起一根玉米,拨开外层苞米叶,露出整齐排列、金黄饱满的玉米粒,道:
“此为玉米,又称苞米,生长期短,耐旱抗风,一株多穗,每穗籽粒密实,本宫研究了一下,磨成粉可做饼粥,亦可酿酒,产量嘛...亩产9!石!”
殿中众人,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此时都围上前来,争先观看,有人伸手轻轻抚摸,有人瞪大双眼细细打量,有人低声议论,有人满脸震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