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遗骸体表(宇航服覆盖区域除外)、宇航服内部非关键结构(如关节缝隙处可能存在的微量脱落细胞或生物残留)、以及…如果可能,尝试透过宇航服透明罩,对内部…‘面部’组织进行远端分子扫描。”林岚迅速下达指令,语气冷静而高效,“李昂工程师,请操控‘凤凰’号微型探测臂,安装我带来的‘量子触须’传感器组。安娜博士,请监控所有环境参数,尤其是能量场和生物信号波动,任何异常,立即中止采样。”
“明白!”李昂立刻响应,熟练地操控着隔离舱内的机械臂。一只形似章鱼触手、布满微型传感器的精密装置被机械臂小心地送到遗骸体表。林岚则在控制台前,全神贯注地调整着“量子触须”的参数,设定采样频率、强度和范围。整个实验室只剩下仪器运行的低频嗡鸣和三人压抑的呼吸声。
采样过程极其缓慢而谨慎。林岚如同一位正在进行最精细手术的外科医生,每一次参数微调都经过深思熟虑。她指挥“量子触须”在遗骸体表(避开宇航服)进行多点扫描,又小心翼翼地探入宇航服关节缝隙处那微不可察的空隙。每一次数据回传,都经过她的初步筛选和分析,剔除可能的干扰信号。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月球的“黎明”光线悄然移动,但实验室内的冷光恒定不变。安娜和李昂紧张地注视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和林岚专注的侧脸。
突然,林岚的手指停顿了一下。她的目光死死盯在屏幕上一个刚刚完成扫描的区域——遗骸左手腕处,宇航服袖口与手套衔接的一个极其微小的缝隙。那里,似乎捕捉到了极其微弱的、但特征极其明确的有机分子信号!
“有发现!”林岚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激动,“不是无机物!是…生物残留!极其微量,可能只是单个细胞或细胞碎片!但信号特征…非常独特!‘量子触须’锁定该区域,进行最大功率、最高精度的单分子捕获!”
李昂立刻调整机械臂,将“量子触须”的尖端精准地对准那个缝隙。控制台上,代表捕获进度的进度条开始缓慢而稳定地增长。实验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捕获成功!”几分钟后,林岚宣布,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她立刻将捕获到的微弱信号导入“普罗米修斯”系统的核心分析模块。“进行实时测序!启动所有算法!我要它的基因序列!现在!”
巨大的屏幕上,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复杂的碱基排列(A, T, C, G)开始以惊人的速度被解析、排列、比对。林岚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化作残影,不断调用数据库,进行交叉验证和深度分析。安娜和李昂屏住呼吸,紧张地注视着屏幕。
“初步比对结果出来了!”林岚的声音带着一种难以置信的震撼。她调出一个巨大的比对图谱。左侧,是标准的人类参考基因组图谱;右侧,是刚刚解析出的、来自遗骸缝隙的微量生物残留的基因片段图谱。两条图谱上,大量的碱基序列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重合度高达95%!
“95%!”安娜失声惊呼,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这怎么可能?这意味着…它和我们人类…有极其近亲的起源?”
“是的,95%的基因片段与人类基因组高度同源。”林岚的声音却异常冷静,甚至带着一丝凝重,“但这仅仅是开始。请看这里…还有这里…以及这里!”她的手指快速在屏幕上点动着,调出几个被高亮标记的区域。
在那些区域,两条图谱出现了显着的差异。首先,是骨骼密度相关基因。人类负责骨骼形成和矿化的关键基因(如RUNX2, Osterix等),在遗骸基因中不仅存在,而且出现了多个增强型突变位点。更惊人的是,这些基因的表达调控区域,连接着一些负责合成超高强度、轻量化复合材料的基因片段——这些片段在人类基因组中完全不存在!
“这意味着…它的骨骼结构,远比人类更坚固、更轻,可能由某种类似金属陶瓷的有机复合材料构成?”李昂看着分析报告,喃喃自语,“这解释了为什么它能在月球深层被埋藏如此之久而结构未完全崩解…它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件超级盔甲?”
“不仅如此。”林岚调出另一组高亮数据——免疫系统相关基因。情况恰恰相反。人类拥有庞大而复杂的免疫系统基因家族(如MHC基因簇、各种免疫球蛋白基因、细胞因子基因等),这是人类能在地球复杂环境中生存的关键。但在遗骸的基因片段中,这些基因大量缺失、简化,或者被一些功能完全未知的基因所替代!
“它的免疫系统…极其原始,甚至可以说是…残缺?”安娜看着数据,感到一阵寒意,“这怎么可能?一个能进行星际航行的文明,个体却拥有如此脆弱的防御系统?这完全违背进化逻辑!除非…除非它所处的原生环境,根本不存在地球这样的微生物威胁?或者…它有其他完全不同的防御机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