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禾和阿墨连忙应下,青禾提着竹篮往暖灵果树走去,阿墨则飞快地往藏经阁跑,园子里的灵植在风里轻轻晃动,像是在为这个发现高兴。
暖玉阁里,灵烛的光泛着淡金色的暖,照得阁内一片明亮。
软榻上铺着冰蚕绒的垫子,愈子谦坐在垫子上,手里攥着一块打磨光滑的下品灵晶——灵晶是淡白色的,握在手里凉丝丝的,能感觉到里面温和的灵气。火离老祖坐在他对面,手里捧着《荒古杂记》,正逐字逐句地看,书页上的篆文已经有些模糊,他却看得格外认真,时不时用指尖在书页上划着,像是在琢磨里面的意思。
青禾坐在一旁,手里拿着个小石磨,正把灵晶磨成粉。灵晶很硬,磨起来“沙沙”响,粉末落在铺了灵荷叶的碟子里,泛着淡淡的白光。她一边磨,一边看着愈子谦:“子谦,等磨好了灵晶粉,姐姐给你拌在灵果泥里,好不好?”
愈子谦却没理她,只是盯着手里的灵晶,伸出舌头舔了舔——灵晶没什么味道,却带着股清清凉的感觉,他好奇地咬了一口,“咯吱”一声,竟咬下来一小块。
“哎!子谦你别直接吃!”青禾连忙想阻止,却被火离老祖拦住了。
“让他试试。”火离老祖放下古籍,目光落在愈子谦的丹田上,“灵晶的精魄比灵果浓,要是他能直接吸收,说明这条路是真的行得通。”
愈子谦把咬下来的灵晶块咽了下去,砸了砸嘴,似乎觉得没灵果好吃,又咬了一口。火离老祖的灵气一直探在他的丹田上,看着那缕暖雾般的灵气慢慢变浓——灵晶的精魄果然更纯,刚咽下去没多久,丹田的灵气就比之前浓了一分,还缓缓地往经脉里飘了一点,虽然没走多远,却比之前更稳了。
“成了!”火离老祖忍不住笑出声,“这孩子的身体就像个‘灵材转换器’,不管是灵果还是灵晶,只要吃下去,就能把里面的精魄转化成自己的灵气,不用靠经脉吸纳天地元气!”
青禾也笑了,把磨好的灵晶粉收起来:“那以后咱们就多给子谦准备灵材,说不定过些日子,他的灵气就能在经脉里流转了。”
接下来的日子,暖玉阁里的“灵材辅食”就没断过。
早上,青禾会把暖灵果剥了皮,捣成泥,拌上一小勺灵晶粉,喂给愈子谦吃。愈子谦刚开始还挑食,觉得灵晶粉没味道,可火娴云每次都会陪他一起吃——火离老祖会给火娴云也准备灵果泥,只是不加灵晶粉,火娴云每次都会先吃一口自己的,再张嘴等着青禾喂愈子谦,像是在陪他一起吃。久而久之,愈子谦也不挑食了,给什么吃什么,每次吃完都会拍着肚子,露出满足的笑。
中午,火离老祖会亲自下厨,把冰莲子煮成羹。冰莲子要在灵火上炖半个时辰,炖到软烂,再加入一点火桑蜜,甜丝丝的,还带着股清凉的灵气。火离老祖煮羹的时候,愈子谦和火娴云就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愈子谦盯着锅看,火娴云则帮着递灵火石,赤金色的灵气轻轻碰着火石,让火更旺一点,两人配合得还挺默契。
下午,青禾会带着两个孩子去灵晶矿边晒太阳。矿边的石头被晒得暖暖的,愈子谦会趴在石头上,手里攥着小块灵晶玩,时不时咬一口;火娴云则坐在他旁边,用灵气帮他拂掉身上的灰尘,还会把自己的小毯子铺在他身下,怕他硌着。有时候火离老祖也会来,坐在他们旁边,给他们讲《荒古杂记》里的故事,虽然两个孩子听不懂,却听得很认真,愈子谦还会时不时伸手去抓老祖的胡子,惹得老祖哈哈大笑。
不过也不是每次都顺利。有一次,青禾给愈子谦喂了加了灵髓膏的灵粥——灵髓膏是用养灵池底的灵髓熬成的,精魄比灵晶还浓,青禾以为稀释后会温和,却没想到愈子谦吃了没多久,就开始哭闹,小手捂着肚子,脸色也有些发红。
火离老祖连忙赶过来,伸手探他的丹田——里面的灵气乱作一团,像是在打转,还有些灵气溢到了经脉里,让他疼得难受。火离老祖立刻用自己的灵气,小心翼翼地帮愈子谦梳理灵气,把乱飘的灵气都引回丹田,又用朱雀灵气裹住丹田,让灵气慢慢稳定下来。
火娴云也急得直哭,赤金色的灵气轻轻蹭着愈子谦的肚子,像是在安慰他。愈子谦感受到她的灵气,慢慢停止了哭闹,伸手抓住她的手,小嘴还撇着,像是在撒娇。
从那以后,火离老祖每次试新的灵材,都会先自己试一点,确认温和了才给愈子谦吃,还会记录下每种灵材的反应——暖灵果温和,适合日常吃;冰莲子清凉,能安神;灵晶粉稳定,适合加在辅食里;灵髓膏太浓,只能偶尔加一点点。他把这些都记在小本子上,封面上写着“子谦灵材录”,字里行间都是细心。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春末。
灵药园里的暖灵果已经落了,玉髓花也开了又谢,灵晶矿边的草长得更高了。愈子谦的灵气比之前浓了三倍,丹田的暖雾已经能稳定地待在中央,偶尔还能顺着经脉走一小段;火娴云的灵气也涨了不少,已经能用法术引动小小的火焰,还能帮着青禾浇灵植,赤金色的灵气洒在灵草上,草长得更快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