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地火灵泉,玉蟾守御
休整了数日,直到体内最后一丝暗伤也被精纯的圣力抚平,子谦与娴云的状态不仅完全恢复,气息反而比之前更加凝练浑厚。尤其是子谦,经历识海反噬又得以修复后,对空间之力的感知似乎更加敏锐;而娴云则对朱雀圣火少了一分躁动,多了一分内敛的掌控。炎煌见时机已到,便带着他们离开了那处安宁的临时洞府,转向了一条全新的路径。
这一次,不再是向着煞气弥漫的深处进发。甫一踏入这条岔路,两人便清晰地感受到了不同。通道倾斜向下,空气中那股令人烦躁的暴烈灼热悄然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润如春水、却又磅礴似海潮的精纯暖意。四周的岩壁不再是狰狞的暗红色,而是呈现出一种晶莹温润的赤玉光泽,仿佛内里蕴藏着流动的火焰精华,岩壁上甚至开始出现星星点点、如同宝石般镶嵌的细小赤色晶簇,散发着柔和而纯净的火系灵力,呼吸之间,都能感到圣力在体内欢快地加速流转。
“地脉灵机汇聚之处,自生祥和,非污秽凶煞之地可比。”炎煌走在前面,衣袂飘动,声音平静地传来,“能占据此等宝地的灵物,多半性情偏向守护与汲取,而非主动攻伐。然,切记,守护之念一旦被触动,其执着与反击,往往比单纯的杀戮更为难缠。”
前行不过一炷香的功夫,耳边隐约听到了不同于岩浆翻滚的沉闷声响。那是潺潺的、清越的流水声,带着一种洗涤心灵的韵律。转过一个巨大的、如同天然屏风般的赤玉岩柱,眼前的景象让子谦和娴云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眼中流露出惊叹之色。
这是一个比双头火蜥巢穴略小,却堪称仙境般的洞窟。洞顶并非寻常岩石,而是无数垂落下来的、通体莹白、散发着柔和而稳定白光的钟乳石,它们如同倒悬的玉林,将整个空间映照得亮如白昼,却又丝毫不觉刺眼。洞窟中央,是一泓约十丈见方的水池,池水并非凡水,而是一种温润剔透、仿佛融化了羊脂白玉般的乳白色灵液,水面之上,氤氲着浓郁得几乎化为实质的乳白色灵雾,那令人心旷神怡的精纯火灵之力,正是从中源源不断地散发出来。池水周围,并非光秃秃的岩石,而是生长着许多奇异的植物,有叶片如火焰般赤红的灵蕨,有茎秆如白玉般温润的异草,生机盎然,与灵泉气息交融,构成一幅和谐而瑰丽的画卷。
这便是地火灵泉!仅仅是站在边缘,感受那弥漫的灵雾,子谦和娴云都觉得周身毛孔舒张,圣力自行加速循环,效果堪比平日静坐修炼。
然而,他们的目光很快便被灵泉中央吸引。那里有一块高出水面的、形如莲台的巨大白玉岩石,岩石通体无瑕,温润生光,仿佛是由最极品的灵玉自然生成。而在那莲台白玉岩之上,赫然蹲坐着一只奇异的生物。
那是一只体型足有磨盘大小的蟾蜍,通体如同最上等的白玉雕琢而成,皮肤晶莹剔透,光华内蕴,甚至能隐约看到其体内有一团更加凝实的乳白色灵光在缓缓流转,与整个灵泉的气息遥相呼应。它静静地蹲伏在那里,仿佛与身下的白玉岩石、周围的灵泉雾气融为一体,亘古如此。一双眼睛是纯净无暇的赤红色,如同两滴凝聚的岩浆,又似燃烧的宝石,此刻正带着一种古老而沉静的目光,静静地注视着闯入这片净地的三位不速之客。
从它身上,感觉不到丝毫双头火蜥那种暴戾凶煞之气,反而是一种深潭止水般的沉静,一种与天地灵脉共生共荣的古老灵韵。然而,其体内蕴含的那股凝练而磅礴的能量波动,却毫不掩饰地表明着它的强大——赫然是一阶三级,而且根基之扎实、能量之精纯,远非寻常靠杀戮吞噬晋升的魔兽可比。
“地火玉蟾。”炎煌的声音带着一丝欣赏,“秉承地火灵脉而生,天生亲近纯净火灵,以吞吐灵泉精气、淬炼玉髓为修行。其鸣声清越,如玉石交击,直荡神魂;其长舌如电,蕴含玉髓真火,兼具净化与穿透之能;其玉肤灵光,对寻常元素攻击,尤其是火系,有着极强的抗性。它并非嗜杀之辈,但守护灵泉之念,根植其本能。”
仿佛是为了印证炎煌的话,那地火玉蟾察觉到三人并未退去,反而更靠近灵泉,原本静止如雕塑的身躯微微一动,覆盖着细密玉鳞的腹部开始有节奏地轻轻鼓荡。它没有张开巨口咆哮,而是自喉间发出了一声清脆悠扬、如同古寺晨钟、又似仙玉轻碰的鸣音。
“叮——嗡——”
鸣音并不刺耳,反而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然而这声音却仿佛无视了物理的阻隔,直接穿透耳膜,响彻在子谦与娴云的灵魂深处!两人只觉得识海微微一震,仿佛被投入一颗石子的湖面,荡漾起圈圈涟漪,体内原本流畅运转的圣力,竟随之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却不容忽视的滞涩感!
“小心!这声音能干扰神魂,影响圣力运转!”子谦脸色微变,立刻低喝提醒。他不敢怠慢,空间圣力瞬间涌动,并非向外防御,而是在自身灵台识海外围,布下了一层细微而繁复的空间褶皱,试图将那无形的灵魂音波折射、分散开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