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宿的清晨,空气带着一丝凉意,却已然浸透了夏日的躁动。体育馆内,排球撞击地面的闷响和鞋底摩擦的锐音早早便充斥每个角落,比往日更添了几分紧绷。昨日星野弘树带来的无形压力,以及全国大赛日益临近的实感,如同鞭子般抽打着每个人的神经。
训练赛的对手是来自邻县的强校——森然高中。他们以顽强的防守和多变的进攻套路着称,是一块极佳的试金石。
然而,比赛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苦战。
森然的防守如同密不透风的丛林,每一次救球都透着老练和默契。他们的拦网并非绝对的高度,却总能在最恰当的时机出现在最令人难受的位置,精准地封锁着乌野最擅长的快攻路线。
“砰!”日向的又一次斜线扣杀被对方双人拦网死死挡了回来,球重重砸在地板上,反弹得老高。
“啧!”日向落地,不甘地咂嘴,脸上写满了焦躁。
“乌野的怪人速攻,看来也并非无法可破嘛。”森然的队长笑着擦了擦汗,语气带着些许调侃。
影山飞雄的脸色阴沉如水。他不断尝试着变换托球的节奏和角度,试图撕开对方的防御,但森然的应对总是快他一步,仿佛能预读到他的想法。他的移动比平时略显滞涩,左肋的旧伤和昨夜未曾好好休息的僵硬手臂,都在细微地影响着他精准度的极限。
晴站在场边,指尖飞速在数据板上滑动,眉头紧锁。她提前做过森然的功课,对方的防守阵型轮转、常用战术套路都被她录入模型进行了推演。她不断举牌提示:
“注意右翼掩护后的后排进攻!”
“对方自由人习惯向左移动!”
“三号位拦网手起跳偏慢0.1秒!”
然而,收效甚微。森然似乎看穿了乌野依赖于数据提示的模式,几次巧妙地利用假动作和临时变阵,让晴的预测慢了半拍,甚至诱导乌野队员跑向了错误的位置。
比分被逐渐拉开。乌野的进攻一次次撞上铜墙铁壁,队员们的脸上开始浮现出挫败和迷茫。
“呵。”一声清晰的、带着冷意的嗤笑在场边响起。
月岛萤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扫过满头大汗、仍在努力根据数据板提示跑位的队友,最后落在脸色苍白的晴身上,语气轻慢而尖锐:
“看来,所谓的数据也不是万能的嘛。纸上谈兵终究比不上场上的实际变化。依赖一堆冰冷的数字,还不如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判断。”
他的话像一根冰冷的针,精准地刺破了晴紧绷的神经和队员们摇摇欲坠的信心。
晴的手指猛地收紧,指甲几乎要嵌进数据板的边缘。血液瞬间冲上头顶,又迅速褪去,留下一种冰冷的屈辱感和无力感。她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无法反驳。月岛的话虽然难听,却戳中了她此刻最大的困境和自我怀疑——她的数据,确实没能带领队伍走向胜利。
训练赛最终以乌野的失利告终。气氛沉重得能拧出水来。队员们默默收拾着器材,没有人说话,失败的阴云笼罩着每个人。
月岛那句“数据不是万能”的话,如同魔咒,反复在晴的脑海中回响。
夜晚再次降临。
合宿的体育馆安静下来,队员们经过一天的疲惫训练和失败的打击,早已沉入梦乡,鼾声四起。
唯独角落里的一个铺位还亮着微弱的光。
晴蜷缩在被褥里,膝盖上放着数据板和笔记本电脑,屏幕的光映亮了她固执而认真的脸庞,眼下带着淡淡的青黑。她拒绝了睡眠,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对白天那场失败比赛的复盘之中。
月岛的嘲讽,森然队员戏谑的表情,影山一次次徒劳无功的托球,日向被拦下后沮丧的脸……所有画面交织在一起,灼烧着她的自尊。
数据不是万能的?
纸上谈兵?
不。
她不相信。
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调出白天记录的所有比赛录像,一帧帧慢放,暂停,标记。她将森然每一个队员的移动轨迹、起跳习惯、视线角度全部输入电脑,试图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找出那个被遗漏的关键规律。
时间悄然流逝,夜空中的星辰逐渐西斜。
她遇到了瓶颈。二维的平面分析似乎无法完全捕捉对方立体化的防守联动。无论她如何调整参数,模型推演的结果总是与实际情况存在那令人绝望的细微偏差。
就在她几乎要被沮丧淹没时,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脑海——三维模型!
她猛地坐直身体,眼睛因为兴奋和疲惫而异常明亮。手指更加飞快地动作起来,利用父亲之前邮件发来的高级分析软件的某个平时很少用到的功能模块,开始构建一个立体的、动态的球场模型,将每一个队员转化为三维空间中的动态点,模拟他们的跑动、起跳和拦截范围…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力和算力的工作。她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神却越来越专注。
不知过了多久,在她几乎要耗尽最后一丝精力时,一个轻微的声响在身边响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