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局比赛,最终以井闼山学院25:18的比分落下帷幕。
尽管乌野在局末阶段依靠月岛萤的几次有效拦网和东峰旭的顽强强攻追回了几分,但井闼山整体实力上的优势,以及开局建立的大比分领先,使得乌野终究未能实现逆转。
局点由佐久早圣臣一记毫不留情的直线重扣锁定,排球砸在地板上的声音沉闷而有力,如同给乌野众将士心头敲响的一记警钟。
裁判哨声响起,双方队员走向各自的休息区。乌野这边,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汗水顺着队员们的脸颊滑落,滴在地板上,留下深色的印记。
没有人说话,只有粗重的喘息声和偶尔响起的、拿起水瓶喝水的咕咚声。每个人都清楚,这一局,他们几乎是被对手用硬实力碾压了。那种无力和差距感,比比分本身更让人窒息。
日向翔阳低着头,用毛巾盖住脑袋,肩膀微微起伏,显然极为不甘。菅原孝支坐在长凳上,双手撑着膝盖,眉头紧锁,复盘着上一局的得失。
月岛萤面无表情地擦着汗,但紧抿的嘴角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乌养系心教练正在快速地和助理教练交换着意见,语速很快,表情严肃。
晴站在记录台旁,手中的笔无意识地在数据板上划动着,却写不下一个字。开局那个因为分神导致的失分,像一根刺扎在她心里。虽然之后的比赛她全力投入,没有再出现明显失误,但那个失分就像是一个污点,让她无法释怀。她觉得自己本可以做得更好。
看台上,星野宗一郎已经收起了那条写着“数据分析师加油”的横幅。他安静地坐在位置上,目光关切地追随着女儿的身影,自然没有错过她脸上那抹难以化开的自责和凝重。
作为父亲,他心疼;作为曾经浸淫数据领域的人,他理解那种因细微失误而导致后果的挫败感。
中场休息的时间短暂而宝贵。乌养教练抓紧时间进行战术布置,强调下一局要加强一传稳定性,并试图寻找井闼山防守体系中可能存在的、尚未被充分利用的缝隙。
就在这时,星野宗一郎从看台上走了下来。他穿过稀疏的通道,走向乌野的休息区。他的出现引起了一些小小的骚动,队员和工作人员都好奇地看着这个气质沉稳的中年男人。
晴看到父亲走来,有些意外,连忙迎了上去:“爸爸?你怎么下来了?”
星野宗一郎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将一个用略显陈旧的布套仔细包裹着的、约莫排球大小的东西,递到了晴的面前。布套是深蓝色的,洗得有些发白,边缘甚至有些细微的磨损。
“这个,给你。”星野宗一郎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郑重。
晴疑惑地接过。入手的感觉告诉她,里面是一个排球。她解开布套的抽绳,一个略显老旧的MIKASA V200W型号排球露了出来。
排球的皮面已经有些失去光泽,上面布满了细微的划痕和磨损的痕迹,最显眼的是,球体上缠着几圈白色的医用胶带,胶带因为年深日久,已经有些发黄、边缘卷起,但上面用蓝色圆珠笔写下的字迹,虽然斑驳,却依然可辨:
【晴的战场,在这里。——爸爸】
看到这行字和这个熟悉的排球,晴的瞳孔猛地一缩,呼吸瞬间停滞了一瞬。
这个排球,是她小学时,刚开始对数据分析产生兴趣时,父亲送给她的。那时,她因为身体条件无法上场打球,常常只能坐在场边,看着其他孩子奔跑跳跃,内心充满了羡慕和一丝失落。
是父亲看出了她的心思,将这个旧排球送给她,并告诉她:“晴,球场不只是用来奔跑扣杀的地方。用你的眼睛,用你的头脑,这里同样是你可以闪耀的战场。这个球,就是你的第一个‘数据’。”
从那以后,这个缠着胶带、写着寄语的旧排球,就一直放在她的书桌上,陪伴她度过了无数个分析比赛录像、绘制战术图的日夜。它是她梦想的起点,是她选择成为数据分析师的初心象征。
她没想到,父亲会在这个时刻,将这个充满意义的排球带到全国大赛的现场,交到她的手上。
“爸爸……”晴的声音有些哽咽,抬起头,不解地看着父亲。
星野宗一郎看着女儿微红的眼眶,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目光扫过一旁同样好奇望过来的乌野队员们,最终定格在女儿脸上,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也通过晴身上携带的、依旧保持通话状态的设备,传到了遥远的东京病房:
“一时的失误不重要,重要的是别忘记你站在这里的理由。”
“你的战场,在这里,在这些数据里,在队友的信任里。”
“拿起你的‘武器’,做你该做的事。”
说完,星野宗一郎没有再停留,对乌养教练点头致意后,便转身走回了看台。他的背影沉稳而坚定,将一个父亲的期望和信任,无声地留给了女儿和这支正在苦战的队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