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也。咸丰站起身,背对着陈敬安,朕年少时曾听先帝提起,我皇室血脉中有一支特殊的守月人,世代负责镇压一种名为的存在。这种生物昼伏夜出,以人血为食,不老不死。
陈敬安低头聆听,心中震惊不已。
康熙年间,先祖们发现血族再次活跃,便设计将其首领封印于地下。为此,先帝甚至不惜牺牲一位公主,将其魂魄与血族首领一同封印。咸丰转过身,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那块玉佩,就是封印之物的一部分。
那为何如今封印被破?陈敬安问道。
朕也不知。咸丰摇头,但朕担心,这背后有大阴谋。近日朝中党争激烈,有人欲借此事扰乱朝纲。
陈敬安心中了然,却不敢表露分毫。
朕命你全权调查此事,无论涉及到何人,都要彻查到底。咸丰郑重道,朕会秘密调派御林军协助你。记住,此事绝不能外传,否则会引起朝野恐慌。
臣遵旨。陈敬安叩首领命。
离开养心殿,夜已深沉。陈敬安走在空荡的宫道上,心中思绪万千。他不知道的是,暗处有一双眼睛正冷冷地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第三章:义庄诡事
次日清晨,陈敬安来到义庄,准备对失踪的尸体进行进一步调查。刚踏入义庄大门,他就闻到一股浓重的血腥味。
大人!您快来看!老刘慌张地迎上来。
陈敬安跟随老刘来到东厢房,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那口原本存放着官服的檀木箱被打开了,官服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是一具尸体,正是前日失踪的那位八旗子弟!
这...这是怎么回事?陈敬安强压着心中的震惊。
回大人,昨夜守夜的小厮说听到有奇怪的声音,像是有人在念咒,然后就发现箱子自己打开了...老刘颤抖着说。
陈敬安蹲下身,仔细检查尸体。这具尸体与前几日发现的有所不同——死者皮肤呈现出一种病态的红润,嘴唇干裂,胸口的月牙印记比之前更加鲜艳,仿佛在渗血。
大人!一名衙役在角落里惊叫道,这里有东西!
陈敬安走过去,发现角落里堆着几张黄符纸,上面画着奇怪的符文,与他前日在密室中见到的十分相似。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张,发现背面用朱砂写着几个小字:血月再现,封印解除。
去找些糯米来。陈敬安对衙役说道,再准备一把黑狗血。
回到衙门,陈敬安立刻召来几位师爷和仵作,共同研究这几张符纸。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得出结论:这是一种古老的招魂术,用来唤醒沉睡之物。
大人,据《大清异闻录》记载,乃上古时期被天神封印的邪物,需定期吸取人血维持生命。每隔六十年,血月当空之时,封印便会松动,需用特定仪式加固。一位年长的师爷指着典籍说道。
陈敬安沉思片刻:今日已是初九,还有六日便是月圆之夜。若传言属实,血族将在血月之夜完全苏醒。
那我们该怎么办?师爷焦急地问。
首先,我要找到那块玉佩的下落。陈敬安坚定地说,只有集齐玉佩,才能重新启动封印。
走出衙门,陈敬安决定先去拜访那位失踪官员的家人。当他来到一座幽静的府邸前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管家见到陈敬安,连忙将他迎入。
大人深夜造访,不知有何贵干?管家恭敬地问道。
在下奉命调查近日京城发生的命案,听闻令郎生前曾参与一项秘密工程,特来请教。陈敬安试探性地说道。
管家的脸色微微一变:大人说的是何工程?老奴从未听家主提起过。
陈敬安察觉到管家言不由衷,于是换了一种方式询问:听说令郎最近得到了一块古玉,不知可否一见?
管家的表情瞬间变得警觉:大人此言差矣!家主一生清廉,从不收藏古玩字画。
是吗?陈敬安叹了口气,既然如此,那我便不打扰了。不过有一事相求,烦请转告令郎,明日午时,我在城南茶楼等他,有关于他参与的一项重要工程的机密文件需要商讨。
管家迟疑片刻,最终点头应允。
离开府邸,陈敬安并未回衙门,而是悄然潜入附近的夜市。他需要打探一些消息。在一处偏僻的小摊前,他与一位眼熟的江湖人士接上了头。
陈大人,您找我何事?那人低声问道。
最近京城怪事频发,你可曾听说什么风声?陈敬安问道。
江湖人士环顾四周,压低声音:大人明鉴,这事儿说出来恐怕惹祸上身。不过既然大人问起,我就告诉您——有人在暗中寻找血月玉
血月玉?
传说这玉佩乃上古神器,能号令百鬼夜行。百年前,先帝为镇压邪祟,将其一分为二,分别交由两位重臣保管。如今有人想要集齐两块玉佩,恐怕是要唤醒什么可怕的东西。
你知道是谁在寻找玉佩吗?
江湖人士摇头:这个小的确实不知。不过有传言说,宫里有人参与此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