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铜钱...李明远刚要拿起,却被张守一制止。
别动,这可能是线索。
两人将铜钱交给赵老辨认。赵老一见,脸色大变,这是明朝的厌胜钱,据说有驱邪避煞的作用。怎么会出现在死者手中?
张守一仔细检查铜钱,发现背面刻着一个小字:青牛镇。
青牛镇?李明远思索道,可是离此二十里外的那个小镇?
赵老点头,是有这么个地方,不过二十年前就已荒废,无人居住了。
当晚,李明远与张守一决定前往青牛镇一探究竟。夜幕降临,两人提灯而行,沿着山路走了约莫一个时辰,才来到一座废弃的镇子前。
青牛镇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却都门窗紧闭,蛛网密布。月光下,整个镇子笼罩在一片死寂中。
这里好诡异...李明远低声道。
张守一环顾四周,按理说,镇子废弃二十年,总会有一些野兽出没,可这里连只老鼠都看不见。
两人小心翼翼地走进镇中心,发现一座破败的庙宇。庙门半开,里面透出微弱的烛光。
有人!李明远警觉道。
他们轻步靠近,从门缝往里看去,只见一名身穿道袍的老者正在神像前焚香。神像面容模糊,但从轮廓看,似乎是一位将军。
是谁在外面?老者突然喝道。
李明远与张守一对视一眼,推门而入。
在下李明远,这位是张守一道长,偶经此地,见庙中有光,故来借宿一晚。
老者打量二人,神色警惕,两位深夜来此,恐怕不只是借宿那么简单吧?
张守一拱手道:道长慧眼如炬。实不相瞒,我们是为调查村中怪事而来,听闻青牛镇与此事有关,故特来探访。
老者闻言,神色稍缓,原来如此。老道法号静虚,原本是武当山门下弟子,因犯错被逐出师门,流落至此。
原来是道门高人,失敬失敬。张守一连忙行礼。
静虚道长请二人坐下,给他们倒了碗茶,两位可知,这青牛镇为何会荒废?
李明远摇头。
静虚叹息道:二十年前,镇上突发怪病,村民们相继死去,死状恐怖。幸存者寥寥无几,剩下的也都离开了。老道因为外出化缘,才捡回一条命。
是何怪病?张守一问道。
症状与黄泥村的怪事一模一样。静虚道长压低声音,被什么东西吓死,七窍流血,死后尸体僵硬,如同木雕。
道长可知其中缘由?
静虚沉默片刻,老道曾在山中偶遇一位道士,他告诉我,这一切都与明朝那位方士有关。
明代方士?李明远追问。
静虚点头,相传那位方士精通尸身之术,能将活人炼成傀儡,听候驱使。他死后,将秘术藏于青牛镇某处,留待后人发掘。
那为何要等到六百年后?张守一不解。
静虚苦笑,因为时机未到。方士留下预言,只有天下动荡,民不聊生之时,他的秘术才会重现人间。
窗外忽然传来一阵怪异的呼啸声,如同鬼魅的哭泣。静虚面色一变,不好,夜游煞出动了!
第三章:古庙秘闻
静虚道长取出一串铜钱,在桌上摆出一个奇特的图案,两位且留在屋内,无论听到什么声音,都不要出去。
说完,他手持桃木剑,悄然出门。李明远与张守一躲在屋内,屏息凝神。夜游煞的呼啸声越来越近,似乎就在庙门外徘徊。
这到底是什么怪物?李明远低声问道。
张守一摇头,不清楚,但我能感觉到,它不是普通的鬼怪。若是普通鬼魂,以我这桃木剑早该有反应了。
庙门突然发出的撞击声,震得屋内烛火摇曳。接着是一阵刺耳的抓挠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刮门。
它...它在试图进来。张守一握紧桃木剑,额头渗出冷汗。
就在此时,静虚道长推门而入,面色苍白,不好,它突破了山门结界,正向镇中心移动。两位快随我来!
三人迅速离开庙宇,向镇外撤离。夜色中,他们看见远处有几个黑影在游荡,形状扭曲,不成人形。
那些是夜游煞?李明远惊愕道。
静虚道长点头,不错。它们被某种力量唤醒,正在寻找什么。
什么?
方士留下的法器。静虚道长神色凝重,据古籍记载,方士将自己毕生所学刻在一枚玉佩上,藏于青牛镇。只有血脉相连之人,才能感应到它的位置。
血脉相连?
是的,方士的后人。静虚道长看了李明远一眼,李公子,你身上有异时空气息,你可知自己的身世?
李明远一愣,我自幼父母双亡,随师父习武读书,对身世一无所知。
静虚道长叹息,恐怕这就是你被引来此地的原因。那玉佩认主,只有方士后人能够使用它。
三人一路疾行,来到一处废弃宅院前。静虚道长从怀中取出一把古朴的钥匙,打开了院门。
院内杂草丛生,正屋门上挂着一副对联,已褪色不堪。静虚推开正屋门,里面竟保存完好,一尘不染,仿佛有人定期打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