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烟山终年云雾缭绕,山腰间一座道观隐于松柏之间,名为清虚观。观内住着一位年迈的清风道长和他的两名弟子——十八岁的李玄陵与十六岁的张明远。
李玄陵自幼被遗弃在观门前,从小跟随清风道长修习道法。他天资聪颖,却总感觉自己与尘世格格不入,时常能看见常人无法察觉的事物。
这日黄昏,李玄陵正在院中练习剑法,忽见一道黑影掠过西墙。他凝神望去,只见一只通体漆黑的狐狸,双眼泛着诡异的红光。
师兄!后山有只黑狐!李玄陵喊来张明远。
张明远不以为然:山中野兽罢了,何必大惊小怪。
夜深人静时,李玄陵被一阵奇怪的声音惊醒。他起身查看,发现张明远的床铺空空如也。循着声音,他来到后山禁地——那里有一座荒废已久的古墓,传言葬着一位邪道术士。
月光下,李玄陵看见张明远站在古墓前,手中握着一面古朴的铜镜,口中念念有词。他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得很长,颈部以一种不可能的角度扭曲着。
明远?李玄陵试探着唤道。
张明远缓缓转身,脸上挂着诡异的笑容:师弟,你终于来了。师父说今晚会有大事发生,让我在此等候。
李玄陵注意到张明远的瞳孔已变成竖瞳,皮肤下有细小的鳞片在蠕动。他意识到眼前的已不是自己的师弟,而是某种不可名状的存在。
你不是明远,到底是什么?
那发出刺耳的笑声:我当然是明远,不过不是你认识的明远。他已经死了,被我从深渊中释放出来。
李玄陵急忙取出师父给的桃木剑,却见张明远——或者说占据他身体的东西——手指一挥,一股墨绿色的烟雾将他包围。
别抵抗了,你的道行尚浅,不是我的对手。那声音仿佛从四面八方传来,很快,整个青烟山都会陷入永恒的黑暗...
李玄陵感到呼吸困难,意识渐渐模糊。就在他即将昏迷之际,清风道长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乾坤借法,八卦定魂!
一道金光穿透烟雾,张明远惨叫一声,化为一缕黑烟消散。清风道长手持拂尘,面色凝重地站在月光下。
师父!李玄陵跪倒在地。
此事蹊跷,清风道长摇头道,明远被蛊魂术所害,他的魂魄已被囚禁,那东西借他的躯壳现身。
那是什么?
二十年前,我与一位同门师兄弟追捕一伙邪道修士,他们供奉一位名为九幽真人的邪神。那场战斗中,我的师弟不幸落败,被对方用邪术炼成傀儡。没想到,他竟然逃过一劫,潜伏至今。
清风道长指向古墓:那墓中埋葬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年的九幽真人。他并未真正死去,只是被封印在墓中。如今封印松动,他的信徒开始活动,企图复活他们的主人。
我们该怎么办?
明日一早,你带着我的玉佩,前往青烟镇寻找一位名叫的商贩。他会助你一臂之力。我必须留守道观,以防不测。
李玄陵担忧地看着师父:您一个人能行吗?
清风道长叹息道:有些路,终究要你自己走。记住,无论遇到什么,都要守住本心。心正则道正,心邪则魔生。
第二章 青烟镇异象
清晨,李玄陵踏上前往青烟镇的路途。这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小镇,镇中商铺林立,人来人往。然而李玄陵总觉得今日的青烟镇与往日不同,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
按照师父的指示,他在镇东一家茶楼找到了。此人约莫五十岁上下,满脸横肉,左眼蒙着黑布,正独自饮酒。
你就是清风那小子的徒弟?老鬼瞥了李玄陵一眼,听说你昨晚见了些不该见的东西?
李玄陵警惕地将清风道长的玉佩取出:正是。我需要您的帮助。
老鬼看到玉佩,眼中闪过一丝敬畏:果然不愧是清风那老道的徒弟。这镇魂玉世间仅此一块,能辟邪驱鬼。既然你持有此物,说明你已卷入一场远超想象的争端。
他将李玄陵带到一处偏僻的小巷,取出一张泛黄的地图:青烟镇地下有一座古老的迷宫,传说是明朝一位道士为镇压邪祟而建。九幽真人的信徒近期频繁活动,恐怕就与那迷宫有关。
为何是青烟镇?
老鬼冷笑一声:因为这里是当年封印九幽真人的地方之一。清风那老道应该告诉过你,九幽真人并未真正被消灭,只是被封印。如今封印将解,他的信徒四处活动,准备迎接主人的归来。
李玄陵皱眉:您知道封印的具体位置?
当然,老鬼眼中闪过一丝诡异的光芒,因为我曾是他们的信徒。
李玄陵一惊:什么?
老鬼苦笑:二十年前,我被九幽真人所救,被他收为门徒。他教我法术,给我力量,让我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可惜清风那老道不这么认为,他视我为邪魔外道,执意要除掉我。
所以你背叛了师父?
老鬼摇头,我只是在寻找真相。当年清风与我师父争夺一件宝物——九幽印。据说谁能掌握此印,就能号令九幽之下的所有亡灵。清风得到了它,却将它封印,而不是用来造福世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