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什么邪?”
“二十年前,这县城闹过人瘟。”老张头压低声音,“死了百来号人,尸体堆在后山。后来有个云游道士来,说要镇住怨气,便在这十字街设了福来居,说‘以阳食镇阴煞’。”
林小满懵了:“用人命镇?”
“道士说,每天用活人生祭,包成包子蒸熟,怨气就被吃进肚里,不会作祟。”老张头抹了把泪,“可这些年,失踪的人越来越多...我早该想到的,哪有什么阳食能镇阴煞?分明是养了个吃人的邪物!”
庙外传来马蹄声。林小满扒着门缝看,是县太爷的仪仗。王氏穿着素色袄子,哭得梨花带雨:“大人,民妇的包子铺遭了贼,李三被砍死,地窖里的药材也被偷了...对了,那个小乞儿林小满,定是他勾结贼人!”
县太爷皱眉:“闹饥荒的年月,哪来的贼?许是你克夫克子,招了邪祟。”
王氏磕头:“求大人做主,民妇的铺子不能关啊!这满城的百姓,还等着吃民妇的包子呢!”
林小满浑身发冷。原来不止他,全城都在吃人。
第五章 焚
深夜,林小满摸回后巷。
水潭边的老柳树下,他挖到了老周头的半块玉佩。月光下,玉佩泛着幽光,背面刻着“周大”二字——和他在地窖麻袋里找到的半块,正好拼成一对。
后院的老井传来“咕嘟”声。他趴在井边,看见井壁爬满了青紫的手,正往上抓。井底沉着无数尸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都穿着他见过的衣裳。
“小满...救我...”
是老周头的声音。林小满低头,看见一张泡肿的脸从井里冒出来,眼球几乎爆出,嘴里塞着半截油纸——那是包子的包装纸。
他疯了似的往福来居跑。门楣上的“福来居”匾额泛着红光,像滴凝固的血。他踹开门,王氏正站在蒸笼前,往里面塞东西。
“来了?”她转身,脸上挂着笑,“我就知道你会来。这最后一笼,该用你做馅了。”
蒸笼“咔嗒”锁死。林小满看见李三的尸体靠在墙角,眼睛睁得老大,嘴里同样塞着油纸。墙上用血画着符咒,和老张头说的道士画的,一模一样。
“道士早死了。”王氏掀开蒸笼,热气里露出无数扭曲的脸,“他算到我会反,想跑,我把他剁碎了做引子。”
林小满抄起案上的菜刀。他想起老张头说过,这邪物靠怨气养着,若能破了它的“食”,或许能...
蒸笼开始冒热气。他冲向灶台,掀翻了装着纸钱的筐。火苗“腾”地窜起来,舔上了房梁。
“你疯了!”王氏尖叫着去扑火。
林小满趁机往门外跑。他听见身后传来尖叫,是许多人的声音,混着蒸笼炸裂的轰鸣。火光照亮街道,所有人都出来了,他们脸上还沾着包子屑,看着燃烧的福来居,眼神空洞。
尾章 馅
三个月后,新知县上任。
林小满成了县衙的杂役。他总记得那个雪夜,老张头来找他,递来半块银子:“小满,离开这儿吧。邪物虽除,可吃人的根还在。”
他没走。他在城隍庙旁搭了个草棚,教流浪儿认字。孩子们喊他“林先生”。
这天,有个妇人带着孩子来求助:“林先生,我家那口子昨儿去福来居旧址,至今未归...”
林小满的手顿住了。他望着远处冒起的炊烟,那里新开了家包子铺,招牌上写着“新福来居”。
“莫要找了。”他说,“有些人,化成灰也该留在原地。”
妇人哭着走了。林小满走进草棚,孩子们正唱着童谣:
“包子香,包子甜,
里面裹着骨和血。
吃了它,莫要怕,
下辈子,变包子呀——”
他攥紧袖中那半块玉佩。风从窗外吹进来,带来若有若无的肉香。
喜欢民俗诡谲短篇故事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民俗诡谲短篇故事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