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均与阿若踏着青丘墟的石板路返回时,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热闹的重建景象;
昔日因混沌之战受损的青丘聚落,已褪去封闭的堡垒形态,化作一片敞开的谷地,谷地四周种满了两排树木:
左侧是青丘特有的梧桐,树干泛着淡青,叶片如掌,随风沙沙作响;
右侧是东荒移栽的扶桑,枝干挺拔,枝头缀着细小的赤果,既保留着青丘的古韵,又融入了东荒的生机,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在地面织成斑驳的光影。
青丘族人们分散在谷地各处,有的正用青丘梧桐木搭建新的屋舍,木梁上刻着简约的九尾狐纹,不再是之前的繁复图腾,而是透着亲和;
有的在谷地边缘挖掘水渠,引来青丘墟的灵泉,泉水泛着淡蓝,顺着水渠流淌,滋养着周围的草木;
还有的在整理之前被混沌污染的土地,翻出的黑土经过灵泉浸泡,已重新泛绿,散发着泥土的清香。
“灵均大人,阿若大人!”
一道清脆的声音传来,青风族长的孙子青砚正带着五名孩童蹲在谷地中央,面前铺着一张巨大的梧桐木浆纸,纸上用赤红的朱砂绘制着新的图腾。
青砚穿着淡青的短衫,袖口沾着朱砂,见两人走来,立刻站起身,手中还握着一支狼毫笔,“我们在画新的青丘图腾,您看!”
灵均与阿若走近,目光落在图腾上 —— 画面中央是一只九尾狐,不再是之前孤傲站立的姿态,而是与各族生灵并肩:
左侧是东荒的雷鸟,展开翅膀护着狐尾;右侧是南荒的凤凰雏,啄着狐爪旁的醒神草;
前方是西荒的昆仑玉兽,用头颅顶着狐的前爪;
后方是北荒的玄武,龟甲托着狐的后肢;上方还有星辰海的星鲛,吐着珍珠环绕狐的头顶。
图腾边缘没有封闭的纹路,而是朝着五域的方向延伸,似在邀请各族融入。
“这图腾画得好。”
灵均的七条狐尾轻轻摆动,眼中满是赞许,“青丘不再是孤立的聚落,而是两界盟的一部分,这样的图腾,正好体现‘共生’之意。”
阿若也点头附和,藤蔓从袖中钻出,轻轻拂过图腾上的雷鸟,留下一道淡绿的光痕:“我再加点灵泉的水纹,让图腾更有生机。”
她说着,指尖凝聚一滴灵泉水,滴在朱砂旁,水痕顺着图腾边缘蔓延,与延伸的纹路融合,竟在纸上形成一道细小的溪流虚影,似在流动。
孩童们发出惊喜的欢呼,其中一名扎着双丫髻的女童青禾(与青丘战士同名,为族中新辈),举起手中的朱砂笔,在九尾狐的眉心点了一点淡金:“这是天柱的光芒!
之前灵均大人说,天柱连接两界,我们的图腾也要有它!”
灵均望着女童认真的模样,心中泛起一阵温暖,他抬手对着图腾轻轻一挥,一缕淡金狐火落在眉心的淡金点上,光点瞬间化作一道细小的天柱虚影,立在九尾狐与各族生灵之间,似在守护这份共生的羁绊。
阿若此时想起怀中的山海树苗,她从袖中取出一个木盒,盒中装着一株半尺高的幼苗;
幼苗的枝干泛着淡青玉色,是用天柱的玉屑培育的,叶片呈掌状,泛着极淡的绿光,根部还裹着少许归墟的海水,是玄澈临行前特意赠送的,说能让幼苗更快适应青丘的地脉。
“我们在墟中央种棵山海树吧。”
阿若提着木盒走向谷地中央,那里已挖好一个三尺深的土坑,坑底铺着一层昆仑玉屑,是西荒昆吾送来的,“让它作为青丘与两界连接的象征,也能感知五域的动向。”
灵均上前帮忙,将幼苗小心地放入土坑,阿若的藤蔓缠着幼苗的枝干,注入一缕草木灵气;
灵均则将掌心的狐火化作淡金的光雾,洒在根部的归墟海水中。
幼苗接触到灵气与狐火,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枝干从半尺长到一丈,叶片变得宽大,泛着翠绿的光泽,树干上渐渐浮现出细小的纹路,与之前天柱上的五域图腾几乎一致。
灵均的七条狐尾轻轻扫过树冠,狐火顺着叶片蔓延,奇妙的景象出现了 —— 每片叶片上都浮现出一幅微型景象:
东荒的风巢崖上,箭塔林立,羽民射手正列队训练,雷鸟在崖顶盘旋;南荒的交胫国药田一望无际,药农们弯腰耕作,凤凰雏在田埂间跳跃;
西荒的昆仑墟冰雪消融,昆仑遗民正修复天帝藏书阁的门窗,玉磬声隐约传来;
北荒的寒渊湖水清澈见底,玄武在湖底缓缓游动,幽都阴兵在湖边巡逻;
星辰海的星船往来如梭,星民们站在船头,对着大荒的方向挥手,星轨在船尾留下淡蓝的痕迹。
“这树竟能映出五域的景象!”
阿若的声音带着惊喜,藤蔓轻轻触碰叶片上的星船,叶片上的星民似有感应,对着藤蔓的方向微微颔首,“以后我们在青丘,也能知晓五域的情况,再也不用怕突发危机。”
就在此时,一阵爽朗的笑声从谷地入口传来,离朱背着射日弓,离风扛着新炼的破界箭,两人快步走来,离朱手中还提着一个陶制酒壶,壶身泛着淡红,上面用星墨刻着 “山海永固” 四字,是羽民国特有的新酿标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