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晨间的邀约
第二天上午,我提着热腾腾的小笼包和豆浆,准时推开周教授家的门。
室内静得出奇,窗明几净,地板光可鉴人,连茶几上的书本都摞得一丝不苟。
那几盆绿萝和吊兰的叶子鲜亮得像是刚被仔细擦拭过,挂着未干的水珠,在晨光下熠熠生辉。
周教授没像往常那样坐在书桌前。
他穿着一身浅灰色的休闲运动服,正背对着我,在客厅中央缓缓伸展着腿脚。
听到开门声,他转过身,面色是几日来未见的红润。
“来了,小刘。”他颔首,嘴角牵起一丝极淡的笑意,镜片后的目光清亮。
他边说边用颈上的白毛巾擦了擦汗,走向餐桌。
早餐在安静中结束。
他放下筷子,用纸巾细致地擦了擦嘴角,沉吟片刻,像随口提起,又像思虑已久:
“厨房已经没有存货了。一会儿,你陪我一起去趟菜市场吧。”
这话说得平和,却让我心里一怔。
以往采购这类事,他从不亲自过问,更别提同行。
这邀请不像是安排工作,倒更像一种……近乎日常的邀约?
我垂下眼,应了声“好”,手脚麻利地收拾着,心下却思绪翻涌——和他并肩走在喧闹的市井街巷?
那会是一幅怎样的光景?
他没有再多解释,起身走向阳台。
阳光将他灰白的发梢染成淡金,那身运动服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了些,也……更难以捉摸了。
碗筷收拾妥当,我解开围裙挂好。
周教授已从阳台回来,手里多了个深蓝色的布质购物小车。
“走吧。”他语气平常,像在说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
我跟在他身后半步的距离,看着他挺拔的背影,心里那点恍惚感更重了。
这感觉太过日常,日常得几乎让人忘记我们之间横亘着日记、五千块钱和那句关于“救赎”的沉重命题。
菜市场的人声、气味仿佛已扑面而来,我下意识地攥了攥手心……
第二章:市井间的暗流
到了菜市场,人声鼎沸,各种气味混杂在一起。
周教授很自然地拉着手里的小型购物车,转向我,语气平常地说:“小刘,你看什么菜新鲜,咱们就多买点,买上一个星期的。”
这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握着布袋的手下意识地紧了紧。
买菜定菜单,本不是保姆的分内事,如今他这轻轻一句话,却把选择权交到了我手里。
这一下子,我竟有些不知所措,是我当家还是他当家?
他是雇主,我是保姆,我本该听他的,可他现在却让我来做主。
我垂下眼,含糊地应了一声“哎”,目光扫过水灵灵的青菜和红艳艳的番茄,心思却完全不在菜上。
这突如其来的“授权”,并未让我感到轻松,反而像一道无形的考题。
他是真的信任我的眼光,还是另一种不动声色的试探?
试探我是否会得意忘形,是否会趁机挑贵的买?
我偷偷瞥了他一眼。
他今天没戴眼镜,穿着那身浅灰色运动服,站在闹哄哄的菜市场里,神情却异常平静,甚至带着点……闲适?
仿佛把一周的采买大权交给我,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这与他书房里那个深不可测的教授判若两人。
“周教授,”我斟酌着开口,手指悄悄指向一旁摊位上水嫩的黄瓜,“这黄瓜看着挺不错,您看……” 我故意把话递回去,小心地维持着那条看不见的界限。
他顺着我指的方向看了看,点点头:“你觉得好就行。这些事,你比我在行。”
他的话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肯定,彻底堵住了我推拒的余地。
我只好走上前,仔细挑起菜来,心下却思潮翻涌。
他今日的种种举动——晨练、红润的气色、还有此刻菜市场里这份异常的“放手”,都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
这不像他。
那个会因为日记被窥探而步步为营的周教授,那个会用五千块钱和“救赎”二字让我倍感压力的周教授,此刻为何变得如此……“平常”?
我一边称着青菜,一边用余光留意他。
他推着车,安静地跟在我身后半步的距离,目光偶尔掠过琳琅满目的摊位,眼神里没有丝毫不耐,反而有种……新鲜感?
他此刻的“平常”,比高深莫测时更让我心绪不宁。
他到底想干什么?
这看似寻常的买菜之旅,底下究竟涌动着什么?
我捏着找回的零钱……
第三章:无声的试探
买完蔬菜,我们走到肉摊前。
摊主热情地招呼:“老板,老板娘,看看今天的排骨,多新鲜!”
“老板娘”三个字像根针,轻轻扎了我一下。
我的脸颊蓦地一热,假装整理购物袋,喉咙有点发紧,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这种尴尬。
周教授却像是没听见一般,神色如常,甚至上前一步,仔细看了看摊主推荐的排骨,然后转头,非常自然地问我:“小刘,我们这个星期,要不要炖点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