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生死一线的感悟,林澈的心境愈发沉静。他将更多时间投入到对《杂录》和《轮回道解》的研读中,结合红尘历练的体悟,对轮回之道的理解日渐精深。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他并未意识到,自己金丹大成时引动的天地异象以及平日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非凡气度,早已引起了一些隐藏在都市中的特殊存在的注意。
这日周末,林澈信步走入古城一家颇有格调的茶舍。茶舍名为“听雨轩”,环境清幽,以收藏各种珍稀茶叶闻名。林澈想寻一些老普洱,静静品茗,沉淀思绪。
他选了个靠窗的僻静位置,点了一壶陈年普洱。茶香袅袅,窗外竹影婆娑,正当他心神渐入空明之境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打破了宁静。
“这位先生,好独特的气息。”
林澈抬眼,见一位金发碧眼、身着剪裁合体西装的外国男子站在桌前,面带微笑,眼神却锐利如鹰隼。此人看似三十许岁,举止优雅,但林澈敏锐地感知到,其体内蕴藏着一股与东方修真体系迥异、却又磅礴炽热的力量,类似于教廷的圣光,却又更加凝练、霸道,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审判意味。其修为,竟也相当于金丹后期!
“有事?”林澈放下茶杯,语气平淡。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阿尔伯特·范海辛,来自‘圣焰裁判所’。”男子微微欠身,动作无可挑剔,目光却紧紧锁定林澈,“我对东方的修行体系一直很感兴趣。尤其是像您这样,气息如此……深邃而古老的强者。不知可否赏光,切磋交流一番?”
话语虽客气,但那股挑衅和试探的意味毫不掩饰。所谓“圣焰裁判所”,林澈在北辰阁的卷宗中见过只言片语的记载,是西方一个极为古老且强大的修行组织,自称秉承神意,对一切“异端”力量抱有极强的戒备和征服欲。
林澈心中明了,这并非简单的交流,而是东西方修行体系之间一次无声的碰撞,是“道争”。他若退让,对方的气焰会更盛,甚至可能引来更多麻烦;他若应战,则需把握好分寸,既不能示弱,也不能过早暴露全部实力,引发更大的冲突。
“切磋就不必了。”林澈重新端起茶杯,目光落在杯中沉浮的茶叶上,“茶道,亦是道。阁下若有兴趣,不妨品一品这杯中之物,或有所得。”
阿尔伯特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他追求的是力量的对决,对这种玄之又玄的东方智慧并不感冒。“先生是瞧不起在下吗?还是说,东方的‘道’,只敢藏在这杯盏之间?”
林澈闻言,并不动怒,反而微微一笑。他提起紫砂壶,缓缓向阿尔伯特面前一个空杯注水。水流不急不缓,热气蒸腾。然而,在阿尔伯特眼中,那注入杯中的不再是简单的热水,而仿佛是一条微缩的时光长河!水流中,茶叶舒展、沉浮的过程被无限放慢,他仿佛看到了茶叶从枝头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直至此刻被沸水唤醒的整个“生命”历程!更有一股无形的道韵弥漫开来,并非直接的攻击,却让他体内运转的圣光之力微微一滞,仿佛受到了某种更高层次规则的压制。
这不是法术,而是对“道”的理解和运用,是境界的碾压!
阿尔伯特脸色微变,他试图调动圣光抵抗这股无形的压力,却感觉自己的力量如同泥牛入海,被那看似柔和的茶道意境悄然化去。他感觉自己面对的并非一个人,而是一片深不可测的汪洋,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古老河流。
“这……这是什么力量?”阿尔伯特忍不住脱口而出,之前的傲慢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惊骇。
林澈放下茶壶,杯中茶水恰好七分满,茶叶悠然沉底,茶汤红浓明亮。他淡淡道:“此乃轮回。万物生灭,皆有定时;因果循环,皆含其理。强求速成,逆势而为,终非正道。” 他的话,既是对茶道的阐释,也是对阿尔伯特所代表的、那种追求绝对力量和控制欲的修行方式的隐晦批评。
阿尔伯特怔怔地看着那杯茶,又看了看气定神闲的林澈,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意识到,自己在境界上完全落了下风。这种层面的“道争”,他毫无胜算。
就在这时,茶舍角落,一个一直低头看报纸的老者,轻轻放下了手中的报纸。正是那位神秘高人。他并未看向这边,只是仿佛自言自语般,声音却清晰地传入林澈和阿尔伯特耳中:
“道不同,不相为谋。然天地之大,何必强求一统?东有东的缘法,西有西的路径。劫起于微末,争始于偏见。若不能容异,大道何存?”
这话语如同暮鼓晨钟,不仅让阿尔伯特浑身一震,面露沉思,也让林澈心中凛然。老者是在提醒他,也是在点化阿尔伯特。道争难免,但若陷入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狭隘,便是落了下乘,也为未来更大的冲突埋下了种子。
阿尔伯特深吸一口气,脸上的惊骇渐渐化为复杂,他深深看了林澈一眼,又朝着老者所在的方向微微躬身(尽管他并不确定老者的具体位置和身份),然后一言不发,转身快步离开了茶舍,背影显得有些仓促和狼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