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他留下了相当一部分具有“纪念意义”的物件,包括那本记录了“咳嗽数据分析”的笔记本,以及苏暮雨借给他、上面有她娟秀笔记的语文复习资料。这些东西占据了宝贵的行李空间,从效率角度看是“不划算”的,但它们承载的情感重量,无法被任何数据衡量。【断舍离:初窥(50/500)】——这个技能,他修炼得显然还不够火候。
苏暮雨和苏晓晓也经常加入他的采购行动。苏晓晓以艺术生的审美,对凌空的衣着搭配指手画脚,强行塞给他几件她认为“更有大学气质”的T恤和衬衫。苏暮雨则更细心,会提醒他准备一些南方潮湿天气需要的防霉防潮用品,或者推荐一些她觉得好用的收纳工具。
一次,三人一起逛超市采购生活用品。苏晓晓兴奋地把各种零食扔进购物车,而苏暮雨则和凌空仔细对比着不同品牌牙膏的成分和功效,讨论着衣架是买塑料的还是金属的更耐用。
那一刻,凌空忽然有种错觉,仿佛他们不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分别做准备,而是在共同规划着某种未来的、琐碎而温馨的日常。这种错觉让他心头一暖,又伴随着一丝清晰的、离别将近的酸涩。
“‘告别’的多种形式”
离别的气息随着夏末的临近而愈发浓重。告别以各种形式上演。
和赵强的告别最为豪迈。这家伙提前一周去了北方的体校参加集训。临走前,他用力捶了一下凌空的胸口:“空哥!到了大学也要继续牛逼!等我成了篮球明星,你来给我当数据分析师!”
凌空笑着回捶了他一下:“等你先打进CBA再说吧。”
没有过多的言语,男人间的友谊,有时就凝聚在拳头相碰的力度和心照不宣的眼神里。凌空知道,无论距离多远,这份从小打到大的情谊不会变。
和林雪的告别则充满了技术色彩。他们约在县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进行了一次长达两小时的“数据交接与未来技术趋势研讨会”。林雪将她整理的高中物理竞赛笔记和大学预修课程资料打包发给了凌空,而凌空则将他那个智能学习助手的原型机代码和设计文档分享给了林雪。
“保持数据互通。”林雪推了推眼镜,认真地说,“我希望能在大学阶段,看到你这个项目的2.0版本。”
“一定。也期待你在物理领域的新发现。”凌空点头。对他们而言,最好的告别和祝福,就是彼此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和班级里其他同学的告别,则更多地发生在线上。班级群里的热闹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各自定位的更改和新的大学群聊的邀请。空间上的距离,已经开始悄然划分出新的圈子。
最难以言说的告别,是对飞云县本身。凌空开始有意无意地用脚步丈量这座小城的每一个角落。他清晨去爬熟悉的小西山,看晨雾笼罩下的县城缓缓苏醒;傍晚在飞云江边跑步,看落日熔金,染红江水和远方的船只;他甚至会去小时候常去的街角游戏厅(虽然现在主要变成了奶茶店),去那棵挂着老钟的大榕树下发呆。
这些熟悉的风景,因为注入了“即将离开”的预设,而蒙上了一层格外温柔和留恋的色彩。他用眼睛,也用那颗逐渐学会感知细腻情感的心,记录下这一切。【观察力:精通(提升)】、【多愁善感:初窥(10/500)】——后面这个技能的出现,让凌空自己都有些失笑。
而对苏暮雨,那句正式的“再见”似乎最难说出口。他们见面的频率甚至比之前更高,但话题更多地围绕着具体的准备事宜,或者是对书中内容的讨论。那种心照不宣的、微妙的情感,像一层薄薄的纱,笼罩在每一次相处之中,谁都没有主动去揭开。
直到凌空出发前三天,苏暮雨约他傍晚去老地方——那个可以俯瞰县城夜景的小山坡。
那是他们高中时代偶尔会来自习或谈心的地方。
“‘月色’与未尽的篇章”
夏末的傍晚,暑热稍稍消退。山坡上的草叶带着露水的湿气,晚风送来不知名野花的清香。他们并排坐在那块熟悉的大石头上,看着脚下飞云县的灯火次第亮起,如同散落在大地上的星辰。
“时间过得真快。”苏暮雨轻声说,她的侧脸在朦胧的月色下显得格外柔和。
“嗯。”凌空应道。他的【心跳频率】似乎比平时快了一些,【语言组织】模块也有些运转不畅。他有很多话想说,关于感谢,关于不舍,关于期待,但所有的词句在脑海中组合又打散,最终只化作沉默。
“凌空,”苏暮雨转过头,看着他,眼睛亮晶晶的,“谢谢你。”
凌空一愣:“谢我什么?”
“谢谢你……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苏暮雨微笑着,“一个充满了逻辑、数据和无限可能性的世界。也谢谢你,愿意走进我的世界,听我说那些可能有点‘无用’的故事和感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