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戛然而止。直播间死一般的寂静。连弹幕都停滞了一瞬,随即以百倍密度疯狂炸裂!
“卧槽!!!!”
“实锤了!剧本杀!中超是大型连续剧!”
“领导要看绝杀???我特么裂开!”
“VAR:领导,您想看哪集?”
“电子厂编剧都不敢这么编!”
谭海的脸色瞬间煞白,额头上肉眼可见地渗出细密的汗珠,嘴唇哆嗦着:“这…这是非法录音!断章取义!是对裁判工作的污蔑!我…我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说完,画面猛地一黑!谭海,掉线了!
“咳…谭老师网络可能不太好…”董路强行圆场,但嘴角那抹压不住的笑意出卖了他,“看来裁判问题,水深啊!好,我们请下一位重磅嘉宾!《体坛周报》资深足球记者,严益唯,严老师!严老师,您那篇《东亚杯中韩之战:一面映照中超联赛的镜子》可是刷屏了!数据说话,您给大伙儿再透透?”
严益唯的连麦画面干净利落,背景是书架和一块数据分析白板。“董老师,龙哥,各位球迷。”他推了推眼镜,语气冷静得像手术刀,“数据不会说谎。东亚杯中韩之战首发,我方8人来自中超,对方全K联赛班底。结果呢?” 他调出一张热力图对比图,左边是韩国队流畅密集、覆盖全场的高亮区域,右边是国足零散稀疏、主要集中在本方半场的暗淡光点。
“看!这就是比赛节奏和空间利用的差距!韩国队像泼墨山水,挥洒自如!我们呢?” 他顿了顿,弹幕适时飘过:“便秘的二维码!” 严益唯难得地露出一丝苦笑:“对,就是那个感觉。具体数据:传球成功率,我们比对方低12个百分点。空中争顶成功率,31%。身体对抗成功率,29%。” 冰冷的数字如同重锤。
他又切出一张图表:“再看联赛基础数据。中超场均跑动约103公里,高强度冲刺120次/场。英超呢?113公里,220次冲刺!J联赛?108公里,180次!甚至英冠(110公里,150次)都比我们高!传球成功率78%,场均射门23次,射门转化率10%…欧洲主流联赛普遍84%+,27次+,转化率12%+。全球联赛排名,中超第54,J联赛第14,沙特第29!J联赛场均比我们多跑两公里,K联赛对抗成功率高出八个百分点!”
“这就是鸿沟!”严益唯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国家队层面的差距,本质就是联赛竞技水平的差距!节奏!强度!攻防转换效率!全方位的落后!武磊说得对,这不是靠一两个人,一两支球队能改变的!需要整个联赛,从赛制设计开始,增加强强对抗频率,提升比赛密度和强度!压缩无效时间!鼓励进攻!严格执法!否则,国家队就是联赛缺陷的‘放大镜’和‘背锅侠’!这种结构性的落后,靠‘端正态度’、‘拼搏精神’这种鸡汤,补不回来!如果联赛根基不重塑,国足的下滑曲线只会更陡、更急!彻底错失追赶窗口期!”
直播间气氛凝重。董路适时接话:“严老师这数据,刀刀见血!可改革阻力巨大啊!俱乐部喊亏钱,赛程密集怕伤病…下一位嘉宾,有请!某中超北方劲旅俱乐部总经理,王总!王总,您代表资方,说说难处?”
王总(化名)胖乎乎的脸出现在屏幕里,背景是豪华办公室,笑容圆滑:“董老师,各位专家,球迷朋友!改革?我们举双手赞成啊!谁不想联赛水平高?球队竞争力强?”他话锋一转,“但是!得考虑实际情况!俱乐部现在什么状况?欠薪的、股改停滞的、母公司主业都困难的,比比皆是!增加比赛?强强对话多安排?说得轻巧!球员不是铁打的!高强度比赛多了,伤病潮一来,成绩崩盘,球迷骂,赞助商跑,恶性循环!门票收入?杯水车薪!转播分成?就那点钱!钱从哪来?没有健康的造血机制,盲目上强度,是拔苗助长,是杀鸡取卵啊!”
弹幕瞬间被点燃:
“又哭穷!每年买外援几个亿眼都不眨!”
“保护性亏损!保护的是老板的腰包!”
“电子厂老板:我们流水线工人也没见这么娇贵!”
“建议俱乐部老总亲自上场体验强度!”
王总无视弹幕,继续诉苦:“还有裁判问题!刚才谭老师…唉,裁判水平确实要提高,但不能矫枉过正啊!现在球员在场上都不敢做动作了!一碰就倒?那是保护自己!高强度对抗?说得容易!万一重伤了,职业生涯毁了,谁负责?俱乐部投入打水漂,谁买单?改革,要循序渐进,要符合国情…”
“国情就是慢节奏、低对抗?” 徐云龙忍不住了,声音带着火气,“王总,当年我们踢甲A,一周双赛家常便饭!飞铲满天飞!也没见谁不敢做动作!现在球员是金贵了,还是软骨病了?怕受伤?那就练!科学地练!高强度地练!把身体和意志练上去!而不是在温室里养着,一出门就被日韩的风吹趴下!保护?过度保护就是害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