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僚机:歼-20S教练机式的足球革命
雷主席指着歼-20S双座教练型阅兵画面:“从今天起,国足训练改用这个——后座指挥官盯传球线路,前座飞行员测射门角度!” 我盯着战机腹部摄像头传回的鸟瞰训练图,突然发现韦世豪每次斜传前会下意识甩头三次。 次日集训,六架攻击-11无人机悬停球场四周,电磁干扰器功率调至千分之一。 当武磊在电磁涟漪中踢出反物理弧线球,当吴曦顶着全频段阻塞干扰送出头球助攻—— 贺炜的解说词卡在喉咙:“这是…用防空反导体系练传切配合?!” 国际友谊赛,对方主帅咆哮抗议:“他们的球员脑后长眼!连草坪起伏都算计!” 赛后更衣室,歼-20S飞行员摘下头盔轻笑: “我们只开了数据链共享…顺便教了教你们,什么叫制空权。”
---
足协那间采光过分的会议室,这次破天荒拉上了厚厚的遮光帘。投影仪的光束在黑暗中切割出清晰的尘埃轨迹,精准地打在幕布上,映出不久前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的震撼画面。但画面被暂停了,定格在一架低空通场的双座战机上——修长的黑色机身,鸭式布局,棱角分明的隐身涂层,正是刚刚公开即服役的歼-20S。
雷主席,“雷神”,背对屏幕,身影被投影的光勾勒得异常高大。他没有拍桌子,声音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沉,像闷雷滚过云层:
“看看!都给我好好看看!什么叫体系作战?什么叫信息赋能?什么叫双脑协同!”他的手指重重敲在投影幕布上,指着歼-20S串列座舱的位置,“前座,飞行动力,掌控全局,是尖刀!后座,信息处理,决策判断,是大脑!两个人,共享同一片空域,消化同一批数据,攻击同一个目标!使命必达!”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探照灯般扫过台下噤若寒蝉的国脚们。
“再看看你们!”声音陡然拔高,“十一个人,守着八千平方米的草皮,传个球像猜盲盒!跑位全靠吼!防守眼神漏!你们踢的是二十一世纪的足球,脑子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
我缩在角落,尽量降低存在感,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划拉着战术示意图的残影。手机屏幕在桌下亮着,是一条刚推送的科普视频:《歼-20S:双座五代机如何重塑空战规则》。评论区依旧热闹:“建议国足和歼20S搞个联名,就叫‘双座懵逼者联盟’”、“前座负责跑,后座负责思考,国足缺个后座大脑!”
雷主席的话还在继续,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狠劲:“总局领导看了我们和东风快递的‘合作’报告,批示了八个字:思路清奇,值得深化!所以——”
他拖长了语调,确保每个字都砸进我们心里。
“从今天起,国足所有战术训练课,引入歼-20S协同训练模式!不是要你们上天开飞机!是让你们理解什么叫信息共享,什么叫双核驱动,什么叫在绝对感知下踢球!”
台下死寂。有人悄悄咽了口唾沫。让战斗机来指导足球训练?这比上次的导弹发射车还离谱。
“具体方案!”雷主席打开激光笔,红光点在图中的后座舱,“后座武器官,相当于我们的中场指挥官!他的屏幕能看到整片战场,能分析气流,能预判敌机动向!我们的中场呢?能看到什么?能看到队友身后的空档吗?能看到对手防线的薄弱点吗?”
红光又移到前座:“前座飞行员,负责执行,负责将后座的决策转化为精准打击!我们的前锋呢?射门的时候,脑子里有弹道计算吗?有考虑过守门员的扑救习惯和球场风速吗?”
“未来一周!基地将搭建临时数据链!会有专业的工程师团队,模拟歼-20S的战场信息交互模式,把球场数据——跑动热区、传球线路、甚至草皮摩擦力——实时传输到你们每个人的接收终端上!都给我把眼睛从脚底下挪开!抬起头!用脑子踢球!”
散会后,我鬼使神差地留到了最后。会议室空了,只剩投影仪风扇的嗡鸣。幕布上还定格着那架歼-20S,它沉默地悬浮在那里,像一个来自未来的黑色启示。
---
训练基地的信号塔上,一夜之间多了几个形状古怪的天线罩。草皮四周,立起了几台看起来就很高科技的白色方箱设备,据说是什么“多源信息采集器”。我们每人领到了一个轻便的骨传导耳机和一副特制的战术目镜。目镜镜片很特殊,平时看起来就是普通墨镜,但一旦启动,会极其细微地亮起淡蓝色的光晕,视野边缘会流动过一些简化到极致的数据:实时心率、与最近队友的距离、预设跑位路线偏差值。
工程师们穿着工装,忙碌地调试着设备。那位负责的钱工也在,他正拿着平板电脑,对着球场比划,对雷主席解释:“…模拟的是歼-20S后座指挥官的空情态势感知系统,简化版。我们会把球场划分为网格,实时追踪每个球员和足球的位置、速度、加速度。数据会经过滤波处理,只将最关键的预警信息和空档提示,通过骨传导和目镜微投影反馈给球员。比如,当对方防线出现短暂空档,而你有队友处于前插状态时,系统会给你一个极简的听觉提示音和视觉箭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