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活二:“灵魂链接”彩色手环
穆斯卡特给中前场攻击组每人发了一个不同颜色的塑料手环。
“这不是普通的手环!”穆斯卡特的表情依旧严肃,“这是你们的‘灵魂链接器’!戴上它,你们就不再是独立的个体!你们是一个共享思维的超体!”
进攻配合训练中,穆斯卡特规定:持球人必须时刻观察无球跑位队友手环的颜色,并在传球瞬间大喊出接球队员手环的颜色!
于是训练场上出现了诡异的一幕:
奥斯卡拿球,看了一眼边路武磊的蓝色手环,大喊:“蓝!”然后把球传过去。
武磊接球,内切,看到中路巴尔加斯的红色手环,大喊:“红!”然后横敲。
巴尔加斯没停好,球丢了。
穆斯卡特立刻吹停:“巴尔加斯!你的‘红色灵魂’没有接收到‘蓝色灵魂’的信号吗?!你的跑位提前了零点五秒!重来!我要看到你们的灵魂共鸣!”
球员们一开始觉得这简直幼稚到令人发指,但玩着玩着,竟然真的开始不自觉地更频繁地观察队友的跑位了。那种机械的、程序化的传跑,在一声声“红!”“蓝!”“黄!”的吼叫中,莫名多了一丝奇妙的节奏感和……中二感。
整活三:“致命ID”之麦克风扩音
穆斯卡特又把那几个玩具麦克风发给了几个关键位置球员:后腰、前腰、中后卫。
“这不是玩具!”穆斯卡特强调,“这是你们的‘战术扩音器’!在场上,你们的喊声,必须通过这个‘麦克风’,让全场都听到!不是真的用这个玩意儿,是让你们拿出对着麦克风喊话的觉悟!要字正腔圆!要声如洪钟!”
后腰蔡慧康拿到麦克风时表情复杂得像拿到了烫手山芋。
分组对抗中,穆斯卡特要求蔡慧康在指挥防守时,必须模仿他心目中“最霸气侧漏”的形象。
一次对方反击,蔡慧康一边回追,一边下意识地吼了一嗓子:“注意左路!补一下!”
穆斯卡特立刻吹停:“停!蔡!你这叫什么?你这叫‘嘘嘘没劲,滴答不尽’!我要的不是这种!我要的是——”
他突然摆出一个略显浮夸的姿势,模仿着某部电影里的腔调,用中文吼道:“‘我本来不想暴露身份的!我是亿万富翁!’这种底气!这种霸气!再来一遍!”
蔡慧康差点原地去世。在全体队友(包括对手)快要憋不住的笑声中,他豁出去了,深吸一口气,用近乎破音的声音咆哮道:“左路!!给我盯死他!!!我是你爹!!!”
全场瞬间死寂。
然后爆发出惊天动地的笑声。
穆斯卡特却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嗯……‘我是你爹’……这个情绪到位了,但用词有待商榷。不过,感觉对了!保持这种感觉!”
从此,海港队的训练场上,经常回荡着各种声嘶力竭、台词中二的吼声,不知道的还以为哪个剧组在拍低成本科幻片。
这些训练方式过于“魔幻”,自然引来了不少质疑。下一场比赛,海港队上半场踢得依旧挣扎,虽然防守失误少了,但进攻端还是雷声大雨点小,比分零比零。
中场休息,更衣室气氛沉闷。球员们低着头,感觉那些“整活”训练似乎并没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穆斯卡特走了进来,他没有发火,而是沉默地看了一圈众人,然后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力量:
“我知道,外面很多人说我是个‘神经病’。”
“说我的训练方法是瞎胡闹。”
“说我不懂中国足球。”
“也许他们是对的。”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但是,你们告诉我,按部就班,我们赢了吗?用那些‘正常’的方法,我们踢出想要的足球了吗?”
“没有。”
“所以,既然正常的路走不通,那我们为什么不试试‘神经病’的路?”
“‘你知道我这辈子,最讨厌哪一种人吗?那就是明明比我优秀,还比我努力的人!’”他突然引用了一句电影台词,眼神扫过所有队员,“我们的对手,也许比我们优秀,也许不比我们优秀,但他们肯定在努力。如果我们既不如人家优秀,又不如人家努力,那我们活该输球!”
“但是!”他声音提高,“如果我们能拿出‘神经病’一样的努力呢?如果我们能把那些看起来可笑的训练内容,练到形成本能呢?”
“‘我是个特别谨慎的人,我从来不做没把握的事!’”他又换了一句台词,语气模仿得惟妙惟肖,“可足球场上有百分之百把握的事吗?没有!所以,我们需要一点‘神经病’的冒险精神!”
“下半场,给我继续跑!继续喊!继续执行我们的战术!”
“忘记比分!忘记嘘声!就想着训练场上的电话亭!想着你手上的颜色!想着你心里那个必须吼出来的‘麦克风’!”
“拿出你们‘神经病’的样子来!让对手看看,我们海港队,不是来踢球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