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阴险狡诈,擅长察言观色,一切以西门庆的利益为重】
【当前状态:紧张(怕任务失败被西门庆责罚)+ 傲慢(认为有钱能解决一切)】
【深层需求:尽快平息事件,保住自己的地位】
【潜在顾虑:怕武松不吃软的,硬来会引火烧身】
“西管家,”乔郓冷冷地看着他,“这不是钱的事。大郎被打成重伤,是西门大官人手下干的,按大宋律法,伤人者要治罪,指使者也要担责。你们现在应该做的,是把打人的凶手交出来,而不是用银子来收买我们。”
西忠脸色一变,语气沉了下来:“郓小哥,别给脸不要脸!我家大官人肯出一百两银子,已经是给足了面子。要是真闹大,武都头未必能讨到好,你们粮铺也别想在阳谷县立足!”
“威胁我们?”乔郓笑了,“西管家,你可以回去告诉西门庆,我们粮铺行得正坐得端,不怕他找麻烦。至于武都头,他是朝廷命官,依法办案,轮不到你们指手画脚。要是你们再敢威胁,我们现在就去县衙告你们恐吓!”
西忠没想到乔郓这么硬气,一时语塞。他知道乔郓和武松关系好,真闹到县衙,吃亏的是自己。只能撂下一句“你们等着瞧”,悻悻地走了。
赵掌柜看着西忠的背影,担忧道:“郓哥,咱们这么得罪他,西门庆会不会报复粮铺?”
“肯定会,但我们不能怕。”乔郓说道,“现在武松正在收集证据,很快就能扳倒西门庆,只要撑过这几天就行。我已经让周铁加强粮铺和仓库的安保,再让拐子刘的人盯着西门府,一有动静立刻通知我们。”
第二天一早,乔郓去码头查看王粮商送来的粮食。仓库里,一袋袋精米和糙米整齐地堆着,张顺正在指挥脚夫们清点数量。
“郓哥,来了!”张顺笑着迎上来,“王粮商的粮质量真不错,比张粮商的好多了,价格还便宜。”
乔郓随机打开一袋精米,米粒饱满晶莹,散发着新粮的清香。他激活信息探查扫过粮食:
【物品:优质精米】
【品质:上等(无杂质,无霉变)】
【来源:东平府王家粮庄(与西门庆无关联)】
【用途:销售、囤积】
“好粮!”乔郓赞道,“张管事,麻烦你安排人,今天把这些粮运到粮铺一部分,剩下的存在仓库里。”
“没问题!”
正说着,周铁匆匆跑了过来:“郓哥,有情况!麻脸强刚才去了西门府,进去半个时辰才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包裹,看样子是银子。我们跟着他,发现他去了县衙李师爷的家——就是之前被革职的那个李师爷,现在虽然没官职了,但和县太爷还有联系。”
乔郓眼睛一亮:“太好了!这就是他们勾结的证据!周铁,你立刻带几个人,悄悄跟着麻脸强,等他和李师爷交易的时候,抓个现行,拿到证据!我现在就去通知武松。”
赶到县衙时,武松正在审案。乔郓在外面等了半个时辰,武松才出来。听了乔郓的话,武松立刻道:“走!现在就去抓他们!”
两人带着五个捕快,跟着周铁的人,悄悄来到李师爷家附近。果然,麻脸强正从李师爷家里出来,手里的包裹空了,脸上带着得意的笑。
“动手!”武松低喝一声,率先冲了出去。
麻脸强和李师爷猝不及防,被当场抓获。捕快从李师爷家里搜出了麻脸强送来的五十两银子,还有一封西门庆写给李师爷的信,信里让李师爷帮忙疏通关系,压下武大郎被打的案子,还许诺事成之后再给一百两银子。
“人证物证俱在,看你们怎么抵赖!”武松拿着信,气得浑身发抖。
麻脸强和李师爷吓得魂飞魄散,当场招供,承认是受西门庆指使,李师爷还供出了西门庆之前贿赂他改税单、打压粮铺的事。
武松立刻下令:“把他们押回县衙,升堂审案!”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阳谷县。百姓们纷纷涌到县衙门口,想看看西门庆的下场。县太爷看着证据,又看了看外面群情激愤的百姓,还有陈先生带来的乡绅联名信,知道这次再也护不住西门庆了。
升堂时,麻脸强和李师爷当庭指证西门庆,证据确凿。县太爷无奈,只能下令:“派人去西门府,把西门庆抓来归案!”
然而,当捕快赶到西门府时,却发现西门庆已经跑了,只留下一封书信,说自己“蒙受冤屈”,要去东平府告状。
“跑了?”武松气得一拳砸在公案上,“追!就算追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把他抓回来!”
乔郓拦住他:“武都头,别追。西门庆肯定是早就做好了逃跑的准备,现在追出去,未必能追上。而且他去东平府告状,正好给了我们机会——我们可以带着证据,去东平府告他,让他在整个东平府都无处藏身。”
陈先生也点头道:“郓哥说得对。我在东平府有个老友,是府衙的推官,我们可以带着证据去找他,保证西门庆讨不到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