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郓接过粥碗,喝了一口,暖暖的,还带着点枣泥的甜。“这不算啥,”他对老村长说,“梁山的人偷牛,就是想让农户们没法种地,断了咱们的粮,只要咱们一起,不管他们偷啥,咱们都能找回来。”
接下来的半天,大家都在帮村里的农户加固牛棚,有的给牛棚加了木栅栏,有的在棚门口装了木门,王月瑶还教大家编捕牛索,村里的妇女们围在一起,藤条翻飞,没一会儿就编好了十几个,每个索头都系了红布条,看着喜庆。
苏婉则在村里的晒谷场给农户们的牛检查身体,有的牛蹄子裂了,她就涂上山里采的草药;有的牛有点咳嗽,她就教农户们用艾草煮水喂牛,晒谷场上满是艾草的清香,还有牛的“哞哞”声,热闹得很。
石勇和铁牛则帮张婶去粟田耕地,老黄刚回来,还没恢复力气,石勇就帮着扶犁,铁牛在后面推,两人配合得默契,没一会儿就耕了半亩地。张婶在田埂上给他们递水,笑着说:“有你们帮忙,俺家的粟田肯定能种好,等秋收了,俺给你们送新磨的粟米!”
周壮则和老村长一起在村里的路口设了哨,让村里的年轻小伙轮流值班,要是看到陌生人进村,就赶紧报信,老村长还把家里的旧铜锣搬了出来,放在哨口:“只要敲锣,全村人都能听见,到时候咱们一起上,肯定能把坏人赶跑!”
晌午时分,村里的炊烟袅袅升起,农户们都热情地留乔郓一行人吃饭,张婶更是杀了只鸡,炖了锅粟米粥,还在粥里加了新收的红豆,香得很。老黄被拴在院子里,吃着拌了草药的草料,时不时“哞”叫一声,像是在凑热闹。
孩子们围着石勇,看他耍铁链,链节在阳光下泛着光,却不会伤到孩子,石勇还教他们编简单的小藤筐,孩子们学得认真,手里的藤条虽然编得歪歪扭扭,却笑得开心。
乔郓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看着田里耕地的农户,看着院里玩耍的孩子,看着吃着草料的老黄,心里暖得很——梁山的人想偷牛断农户的生路,却没想到,只要大家一起,就能把失去的找回来,把日子过安稳。
太阳渐渐西斜,该离开清溪村了,农户们都来送,有的给装了新收的粟米,有的给塞了晒干的草药,张婶还把编好的捕牛索给他们带了几个:“以后你们去别的村,要是有农户丢了牛,就能用得上。”
走在出村的路上,身后传来老黄的“哞”叫声,还有孩子们的笑声,乔郓回头看了一眼——清溪村的炊烟还在飘,田里的犁痕整整齐齐,阳光洒在田埂上,暖得像铺了层金子。
石勇扛着铁链,链节上系着孩子们送的小藤筐;周壮手里拿着农户给的粟米,还带着点温热;苏婉的药箱里多了些新采的草药,是村里的老中医给的;王月瑶则拿着编了一半的捕牛索,还在琢磨着怎么改得更实用。
“下一站去哪个村?”铁牛突然问,语气里带着期待。乔郓笑了笑:“听说北边的芦苇村也需要帮忙,咱们去看看,不管哪个村,只要农户们有需要,咱们就去。”
风从路边的玉米地里吹过,带着玉米叶的清香,远处的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橙红色,像一幅暖融融的画。乔郓知道,梁山的人可能还会在别的村搞小动作,但只要他们一直走下去,一直和农户们一起,就没有守不住的田,没有过不好的日子。
喜欢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