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郓心里一动,原来梁山和二龙山之间有矛盾!他们不是一条心,只是为了粮食暂时联合,只要挑拨一下,说不定能让他们反目。他让壮丁把头领押下去,好吃好喝招待着,别亏待他——这个人还有用。
周壮走过来,手里拿着从喽啰身上搜出的纸条,上面写着“若三日攻不下,便撤往黑松林,与梁山汇合”。“他们的粮草也不多,撑不了多久,”周壮说,“咱们要是能在黑松林设埋伏,说不定能把他们一网打尽。”
王月瑶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个刚编的小藤筐,里面装着几个听声筒:“俺把听声筒改了,能听得更远,咱们在黑松林周围埋上,他们一靠近,就能听见。”老匠人李老爹也推着小车赶来,车上装着刚打的铁蒺藜和短刀:“俺们再打些铁刺桩,埋在黑松林的路上,他们想跑都跑不了!”
小豆子提着个陶碗,碗里装着热粥,递给乔郓:“乔叔叔,快喝碗粥暖暖身子,你一夜没睡了。”乔郓接过粥,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往下走,驱散了不少疲惫。他摸了摸小豆子的头,笑着说:“谢谢豆子,有你帮忙,咱们的城肯定守得更牢。”
正午的太阳升到头顶,安丘城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壮丁们在拆翻倒的云梯,把能用的木头和铁皮收起来,准备再做新的防御工具;妇女们在城墙上熬热汤,给守城的人送水送粮;孩子们在城门口玩耍,有的举着小弓箭,有的拿着木刀,模仿着昨天的战斗,笑得格外开心。
乔郓站在西门的城墙上,望着远处的黑松林方向,心里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先派探兵去黑松林侦查,看看梁山和二龙山的动静;再让那个二龙山的头领写信给手下,说梁山要独吞粮食,让他们别再帮梁山;最后在黑松林设埋伏,等他们内讧的时候,再一网打尽。
周壮走过来,递给乔郓一碗热汤:“探兵已经派出去了,估计傍晚就能回来。那个头领也同意写信了,他说只要能让他的手下别再跟着梁山卖命,他啥都愿意干。”乔郓点头,喝了口汤:“好,咱们就等探兵的消息,只要计划好,这次肯定能彻底打退他们。”
石勇和王月瑶也走了过来,石勇手里拿着个刚编的藤条头盔,是王月瑶给乔郓编的,上面还嵌着碎铁皮:“这头盔比之前的结实,就算被箭射中也不怕。”王月瑶笑着说:“俺还编了些带铃铛的藤条网,埋在黑松林的路上,他们一踩就有动静。”
乔郓看着眼前的大家,心里满是感动——从最初的被动防守,到现在能主动谋划,每一步都离不开大家的同心协力。他知道,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关键,但只要大家还像现在这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打不败的敌人,没有守不住的安丘城。
夕阳西下时,探兵回来了,说梁山和二龙山的人果然在黑松林汇合了,还在吵架,因为二龙山的人觉得梁山给的粮不好,梁山的人觉得二龙山没用,攻不下西门。乔郓听了,笑着说:“机会来了!咱们明天就去黑松林,给他们送份‘大礼’!”
夜色渐浓,城墙上的灯笼亮了起来,映着涂满防火泥的城墙,暖融融的。守夜的壮丁们靠在城垛边,有的吃着热粥,有的聊着明天的计划,有的则望着远处的黑松林,眼神里满是期待。小豆子坐在城门口的石头上,手里拿着个小铁钩,是李老爹给他做的,他一边把玩一边说:“明天俺也要去黑松林,帮乔叔叔抓坏人!”
乔郓摸了摸小豆子的头,笑着说:“好啊,等明天咱们一起去,把坏人都抓起来,让安丘城再也没有危险。”他望着城里的灯火,一盏盏亮在黑夜里,像撒在地上的星星,心里清楚,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没有守不住的家园。
风从城外吹来,带着田野的清香,远处的星星亮得很,像在为他们明天的战斗加油。没人刻意提起未来的危险,却都在默默准备着——因为大家都知道,胜利不是靠等出来的,是靠每一次勇敢的出击,每一件用心做的工具,每一碗温热的汤,是靠所有人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才换来的。
喜欢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