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功兑现:重新核查北境之战的军功记录,由老兵代表与军事官员共同评定,军功分为“杀敌功”“守城功”“救援功”,分别对应不同的赏赐(金币、土地、官职优先举荐),一周内完成评定与发放,全程公开,接受监督。
为避免地方官推诿,乔郓特意指定:“老兵营的修建由中枢工匠营直接负责,不经过地方;医疗补贴由老兵权益署直接发放到老兵手中,地方官不得经手;军功评定若有舞弊,老兵可直接向监察署举报,举报查实者有奖。”
小豆子和阿古拉成了“老兵权益宣传员”。他们跟着周壮走访老兵营的修建现场,阿古拉的羊毛账本上画满了老兵营的户型图,标注着“草原老兵营有马厩,中原老兵营有菜园”;小豆子则采访了几位老兵,将他们的军功故事记录下来,在中枢府外张贴,让百姓了解老兵的牺牲与奉献。巴特尔看到老兵营的修建图纸,又得知军功赏赐将很快兑现,激动地对其他老兵说:“陛下没有忘我们,跟着陛下打仗,值!”
二、组建边境走私稽查队,铁腕扫黑,封堵漏洞
乔郓任命沙里温为稽查队总长,周壮调派两万天枢卫(含草原骑兵与中原步兵)协助,推出“边境三查机制”,彻底打击走私:
- 互市严查:在镇北关、燕云郡等核心互市设立“三重查验点”,第一重查货物真伪(用王月瑶发明的“军械检测仪”,可识别改良强弩的金属成分),第二重查商人身份(核对五域商籍,排查走私惯犯),第三重查通关文书(验证是否有地方官违规签章);
- 线路暗查:稽查队伪装成商人、牧民,潜入走私常用的“暗道”(北境冻土的隐蔽山谷、河流浅滩),伏击走私团伙;小豆子和阿古拉凭借对北境地形的熟悉(之前做军情图的积累),带领稽查队找到了三条隐蔽暗道,查获走私军械百余件;
- 内鬼清查:监察署联合稽查队,审查所有边境官员的通关签章记录,对比走私货物的通关文书,找出违规签章的官员;同时利用临淮侯的私印,设下“引蛇出洞”之计——故意泄露“一批军械将从暗道运输”的假消息,引诱临淮侯的党羽现身。
这场清查行动异常激烈。临淮侯的走私团伙在暗道被稽查队伏击,双方展开激战,走私团伙凭借熟悉地形负隅顽抗,草原骑兵则利用奔袭优势,切断了他们的退路。激战中,一名走私头目想点燃随身携带的炸药,炸毁军械,却被阿古拉扔出的羊毛毡盖住,小豆子趁机吹响信号哨,稽查队一拥而上,将其擒获。
经审讯,走私头目供出了临淮侯的藏身之处——北境“黑风寨”,以及被收买的边境官员名单(共七人,涉及中原、草原、西域三域)。稽查队立刻突袭黑风寨,临淮侯试图化妆成牧民逃跑,却被老兵权益署的巴特尔认出(两人在北境之战中曾有过交集),当场被擒。
三、设立战后衔接监察署,堵住漏洞,防止反弹
解决了老兵安置与走私危机后,乔郓并未松懈,而是成立“战后衔接监察署”,由耶律清任总长,负责监督战后政策的执行与边境治理的衔接:
- 政策衔接监督:监督老兵安置、军功兑现、边境重建等政策的执行,确保中枢政令直达基层,不被地方官截留、推诿;
- 边境治理衔接:建立“五域边境信息共享平台”,互市查验、走私稽查、布防调整等信息实时同步,避免因信息不通导致的管控漏洞;
- 长效机制建设:推行“老兵参与治理”制度,选拔有威望、有能力的老兵担任边境稽查员、地方议事会代表,既解决了老兵的就业问题,又利用他们熟悉边境、了解军情的优势,强化治理;同时制定《边境走私惩治法》,明确走私军械、泄露布防图等行为的量刑标准,形成震慑。
临淮侯与被收买的边境官员被押赴中枢公开审判。临淮侯因“勾结异族、走私军械、煽动内乱”,被判处斩首;七名违规官员被剥夺官职,流放边境劳役,终身不得录用;走私团伙成员按情节轻重,分别判处劳役或流放。
老兵巴特尔因协助抓获临淮侯,且在老兵中威望极高,被推举为北境议事会代表,参与边境治理。他在议事会上提出:“边境老兵熟悉地形与异族习性,可组织‘老兵联防队’,协助天枢卫巡逻,弥补边境管控人力不足。”乔郓当即采纳,拨出专款为老兵联防队配备武器与马匹。
危机化解后,中枢府外的老兵请愿变成了感恩。巴特尔带领百名老兵,捧着一面“天枢恩重,军民同心”的锦旗,送到乔郓手中:“陛下兑现承诺,为我等做主,我等愿终身守护天枢,至死不渝!”北境互市也恢复了繁华,商户们严格遵守查验制度,走私行为几乎绝迹,漠西部落因失去走私渠道,又忌惮天枢的军事威慑,主动遣使求和,承诺不再与旧势力勾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